令人沮丧的是,不是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的,我没能成为一名医生,退而求其次,也没能嫁给一名医生。但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仰慕和关注,一直伴随我到如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远离医院,那是人类身体的修理厂、康复所啊,医院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买房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离医院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如果你生病感觉无助的时候,医生一句关怀的话语,就如天籁一般,叫你顿生希望和勇气……
然而,近30年来在市场经济导航下,医院已经远离了救死扶伤的旨归,公立医院不再讲公益,与其他行当一样,价值准则只剩下钱。由此,因交不起住院费将病人拒之门外的事情时有发生;医生也变得不再可爱,人们到医院看病,一个小感冒动辄就花上千元,似乎患者就是提款机,医院成了变相卖药的地方。医院的各个科所要给医护人员发奖金,指望的就是卖药了,医院由此变成医生护士敛财的场所,医生护士这个职业不再受到社会的尊重。连美国人都认为,中国的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是两项失败的改革。医改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改改掉了老百姓的福利,弄得穷人看不起病,怨声四起……
近年来,我们的卫生部知错就改,决定医改向着“公益”方面回归,重新体现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之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这个貌似美好的决定却没有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反对了,首先出来反对的就是医护人员。
我们都知道,公益医院是事业单位,医生护士的基本工资均与其他事业单位相同。学校这样的事业单位,可以明里暗里通过办培训班、扩招等方式敛钱,小日子不错,跻身小康没有问题;电视台、电台这样的事业单位则一边享受着来自财政的拨款,一边赚着巨额的广告收入;报业出版业也是如此,一手抓财政拨款一手抓市场运作,小日子统统肥的流油……
同样是事业单位,为什么大家都在不择手段大把赚钱的时候,唯独要求医院履行公益职责呢?
就是说,医生护士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才能承担这项工作,因为医生护士从来没有全假,他们不能享受一年一度的春节、国庆节、仲秋、五一节等节日的完整假期,国庆七天假,他们最多也只能放2-3天假,其余时间统统在医院上班。而每一个加班加点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并没有拿到《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3倍工资”的待遇。有的从医十年,甚至没有公积金补贴……
他们神经紧张、顶着压力抢救和监护病人,得到的远不如付出的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医改改掉的是他们的“福利”,让他们如何能够不生怨言?
医改顾全多数民众的利益动机应该不错,但对医院这个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的待遇问题更该引起重视。医院之所以会把开药当做自己致富的财路,一方面是社会诚信体系缺失导致行业无诚信,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社会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
医生护士承担的工作风险与责任较其他行业更大,所以,笔者认为,医改首先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这样有助于医院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的提升和劳动积极性的激发,从而使已经紧张的医患关系趋于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