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中可见“大”

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又结束了,又到了我们学习新课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作文‘小’中可见‘大’”。可能我们当中有很多同学都会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够深刻,总觉得自己的材料不够“大”。写出的文章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其实不然。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小中见大的例子,这就要看同学们是不是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文章是否流畅、自然、朴实,其实,这些也是很重要的。同学们如果能够学会作文中的小中见大,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会吸引读者,使人眼前为之一亮。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一看关于作文中的小中见大。同学们学完本文后,可以试着写一篇文章然后发给我们,说不定下次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你的,岂不是一举两得!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当过什么大英雄,得过什么大奖,见过什么大人物等等,有的还胡乱地编造事实,结果爸爸在自己的笔下走了样。

    其实,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很多书本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可算是大人物了,作者并没有去写他在花山夜以继日地操劳,怎样指挥作战,怎样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等,而是写了他“把乡亲请回来碾米”、“给乡亲送茶”、“和乡亲说茶、给乡亲端茶、推碾子”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由于作者把这几件小事情写得很真实,就很好地反映了毛主席在花山关心人民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样一个大主题。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也是通过看到“很多人来吊唁”,回忆“伯父和我谈《水浒》”、“谈碰壁”、“看到伯父为车夫上药”、“听女佣谈伯父”这些日常小事来反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还有《一夜的工作》、《我的爸爸》、《小摄影师》、《亲人》等都是用日常小事作为素材来颂扬某个人的精神品质或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

    其实,同学们整天生活在那些细小的材料“堆”里,作文素材随处可见,随处可闻,随处可取。素材不在大小,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重视积累,注意选择,细致描写,精心刻画,并用真情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亲切感人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