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2年天津市中考作文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2 年 天 津 市 中 考 作 文 题 解 析 及 优 秀 作 文     

     

    2012 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  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至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去迎  接 , 以 微 笑 倾 听 , 以 微 笑 包 容 , 以 微 笑 纪 念 和 珍  藏„„   

         题 目 : 以 微 笑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  字 数 不少 于 600 字; (5) 文 中请 回避 与你 相关 的人 名、 校名 、地 名等 。     

     

      【  题解  】   

         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思考人生与社会,是天津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如  2011 年的《如星子滑过夜空》,要求考生回顾自己初中三年的生活,撷取其中印象深刻、感  动持久、教益良多的镜头,予以生动形象地再现。今年的作文题尽管有了“以微笑”的限定,  貌似缩小了话题的范围,但实际上将选材的半径延伸了很多,试题的引导语部分对“微笑”  的“对象”做了提示。考生既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道听途说”的见闻;既可  以写对人生的感悟,也可以写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所以,  这仍是一道颇具开放度的作文题。   

         作文“好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写好”。要想“写好”,需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准确理解作文题尤其是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确定恰当的切入点     

         “ 以 微 笑                        ”是个半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对“微    笑”做具体解析,比如微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各有什么不同的意味等等。发自内心的微  笑,表达的是自信、乐观;与人交往时的微笑,表达的是善意、尊重,或者豁达、宽容;面  对考验、打击时的微笑,表达的则是坚强、镇定。当然,考场上考生可能无法将“微笑”想  象得如此全面,但应该对某一种微笑(即自己颇有感触的那一种)有清晰而准确的理解。     

         将作文试题补充完整,要注意两点:①主体是谁?这点不要求明示出来,但写作者心里要有  数。②横线上补充的成分应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形式,内容是受隐形的“主体”制约的。比如  “以微笑对待爱我的人”,“以微笑迎接每一天”,主体应该是“我”或“我们”;“以微  笑服务上帝”,主体应是服务员、公务员等;“以微笑迎接挑战”,主体则是那些即将去做  有难度的事情、去工作的人(也包括自己)。   

         考场上能够对作文题作出清晰、全面、具体的解读,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把自己  的写作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二 、 避 免 人 云 亦 云 , 写 出 “ 我 ” 的 认 识 与 感 悟     

         “以微笑对待爱我的人”“以微笑面对人生的不幸”“以微笑迎接美好的未来”,类似的习  作占了很高的比例,考生的习作有立意趋同的倾向。从应试的角度,这样的选择算不得上策。  并不是说,考场作文不能写这些,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悟来。打个比方,  就像逛公园,所有游客都从同一个大门口进入,但想要游览体验哪些项目,每个人的选择是  不同的。比如,“以微笑对待朋友”,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就如同只是在公园的  公共区域内游玩,无法发现公园的“独特之处”。“以微笑对待朋友”实际上隐含着自己曾  经不能以微笑对待朋友,为什么会这样?要有触及灵魂的解剖;改变的因由是什么?要有令  人信服的交代;改变的效果怎样?要有形象化地表述。再如,“以微笑对待上帝”,要写出  对待上帝不应只是“职业化”(即形式化)的符号,应该表里如一。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  题的根本,这样才能让习作上档次。   

            三 、 选 择 最 适 合 的 文 章 形 式 , 力 求 表 现 手 法 的 多 样 化     

         “不限文体”利于每个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章样式。写记叙文,要注意叙述的详略、情  节的起伏、点睛的适当与适度等;写议论文,要注意分析的具体、思路的清晰、说理方式的  变化;写散文,要注意所选几个画面或材料之间的角度及内在联系,要尽量写出诗情画意。  其他文体,如书信、小小说、新闻访谈等等,也可以试一试,但习作必须符合这些文体的“特  征”。   

     

      优秀作文   

    以微笑珍藏曾经   

           随 着 6 月 25 日的 临 近 ,我 的 初 中生 活 , 在某 种 意 义上 已 经 结 束了 。     

         站在开满紫色小花的树下,只要稍抬头,便能看到那片片半透明的浅紫色花瓣在空中翻滚、  打转,飘飘悠悠地落下。   

         如此熟悉的画面,在这条已经走过无数次已经熟悉无比的路上,这一棵熟悉的开满紫色小花  的树下。一种莫名的忧伤从心底最深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溢出,无法阻止。才想起,我就要毕  业 了 , 那 些 事 那 些 景 那 些 属 于 初 中 生 活 的 一 切 都 将 成 为 过 去 。     

         听班主任最后的训话,每个人默默地,仿佛希望静静地记住也许下一秒便要失去的东西。少  了平日的轻声细语或喧闹,老师停下来时偌大的教室便显得寂静。窗外的阳光很灿烂,还有  那夏天特有的蝉鸣。   

         在那片安静中,我把记忆中属于初三的片段细细地重温了一次。每天都在一张又一张接踵而  来的卷子中埋首奋斗,偶尔抬头时与同桌相视一笑,胸口总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每个清晨大  家都带着黑眼圈互相打着招呼,有时拍拍对方的肩膀说句:“别累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哦”,脸上便会浮现一种幸福的微笑„„那些如夏日树叶般翠绿的时节,想起时都好像感受  到了透过阳光看清晰叶脉的那种兴奋,那种幸福。   

         那些曾经一起走过哭过歌过并深深爱过的日子,却在今天开始离我们远

   去,不知道那一片沉默中我亲爱的同学们是否在想着同样的事,怀着同样的心情?     

         站在开满紫色小花的树下,看树叶飘然落下,想起同学录上的那段话:“当未来的某一天我  们 各 奔 东 西 , 也 要 记 得 彼 此 。 那 是 属 于 我 们 的 记 忆 , 独 一 无 二 的 记  忆。”   

         微笑着回首,把记忆珍藏;微笑着前行,没有忧伤。   

      简评:  这是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习作选取初中生活几个特定的画面与镜  头,表达了对曾经的学习生活的留恋,对师生情、同学情的珍视。叙写自然细腻,娓娓道来,  抒情真挚自然,结尾处借同学录上的话巧妙点睛,浑然天成。从“开满紫色小花的树下”开  篇,又以“开满紫色小花的树”收束,“开满紫色小花的树”既是初三生活的见证,又形成  了结构上的首尾呼应,确实很见匠心。   

    以微笑赢得微笑   

      雯雯: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能把心里话说给我听。   

         我很理解你的痛苦。生活在集体中,却不能融入这个集体,或者说不被这个集体所容纳,对    谁都是很尴尬、很郁闷的事。   

         你说你的同学都对你冷冰冰的,没有人给你笑脸,没有人愿意听你诉说烦恼、倾吐心事,你  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旅者,背着包裹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举目四望,不见人影;侧耳细  听,难闻天籁。   

         可怕的现实啊!但你我既然是好朋友,我还是要说几句真心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是好朋友,从小一起玩。我对你还是了解的。你很单纯,也很有个性,但恕我直言,有  时你太自我,看重的是自我的感受,你对别人要求太高。我记得,小时候你常说的话就是,  谁对我好,我才对谁好。曾经认为那是小孩可笑的话,但我发现,上学后你与同学交往,这  句话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着影响。你是否想过,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该是怎样的结果  呢?   

         我们自小被宠惯了,很少想过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就要初中毕业了,该想想应该怎样在集体  中生活了。我曾听说过一个寓言,意思是与人打交道,就像照镜子,你微笑,回应你的也是  你 微 笑 ; 就 像 在 山 间 , 你 大 声 喊 “ 你 好 ” , 得 到 的 是 同 样 的 声 音 。     

         以 微 笑 赢 得 微 笑 , 以 祝 福 换 取 祝 福 。 道 理 很 简 单 , 做 起 来 也 不 难 。     

         我知道,你一定想试试了。   

         祝你快乐!   

                      &n  bsp;            &nbs  p;                            &n  bsp;  你的朋友 小玉   

              &nbs  p;                            &n  bsp;            &nbs  p;        2012 年 6 月 25 日     

      简评:  以书信体的形式,在与好友的对话中表达了“以微笑赢得微笑”的主  题。习作针对好友雯雯的痛苦与烦恼,分析个中原因,并“对症下药”给出对策,思路是清  晰的。在措辞上,注重分寸,考虑到了朋友的感受;指出问题的症结时出于真挚,发自内心,  能打动朋友。在谈“以微笑赢得微笑”时,用了照镜子与在山谷喊话的比喻,形象贴近。       

     

    以微笑迎接每一天   

         早 上 背 着 书 包 出 门 , 在 夏 日 微 风 的 轻 拂 中 , 开 始 了 一 天 的 程 序 。     

         “小朋友,你好!”每天都要碰到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却像彼此熟悉的亲人。  小家伙还不会说话,听到我的问候,眼睛眯起来,嘴角微微上翘,可爱的微笑定格在我的心  里。   

         孩子还不会理性思考,不会判断我这个庞然大物的笑容里是否含有深不可测的内容。你对我  笑 , 我 也 对 你 笑 。 本 能 的 反 应 , 但 却 是 人 类 最 本 质 的 本 能 反 应 。     

         孩子的微笑,天真,可爱。但愿这样的微笑,能在我的脸上停留得恒久。     

         上了地铁站的站台,很不巧,列车刚刚启动。有些沮丧,又要等十分钟,闹不好又要迟到了,  又要被班主任截住在全班面前“示众”了。唉!一口气还没叹利索,见一个拄着拐杖的叔叔,  站在宣传画前与画中的姚明对视。姚明的微笑,似无声的语言:“笑迎每一天,生活无限美。”  看画的叔叔,脸上挂着姚明式的微笑,频频点头。   

         经过服务台,向工作人员微笑颔首;在车厢里,脸上的笑意与列车同行。     

         “我也能。”拿出书包里的镜子,认真练习。   

         走进校园,向碰到的同伴、老师点头行礼,微笑致意。不是例行公事,绝对发乎真诚。急匆  匆往教室走,险些与负责清扫的阿姨撞个满怀。“小心点,孩子!”声音是轻柔的,就像妈  妈的叮嘱,抬头,见阿姨的脸上写满微笑。猛然想起,这是阿姨的“招牌”表情,对我,对  每 一 个 人 都 是 如 此 。 也 许 , 在 她 的 心 里 , 我 们 就 是 她 的 孩 子 吧 。     

         轻轻报以一笑,真诚的一笑,然后走进教室。   

         生 活 是 美 好 的 , 以 微 笑 迎 接 每 一 天 , 生 活 会 更 加 美 好 。     

    

   简评:  习作选取早晨离家到学校这一段中的三个镜头,写“微笑”对人们生  活的重要作用。小孩的微笑是“人类最本质的本能反应”,地铁上拄拐杖乘客的微笑是基本    的生活态度,阿姨的微笑则充满了母爱的光辉。三个镜头从三个侧面揭示了微笑于生活的重  要 性 。 习 作 思 路 清 晰 , 结 构 严 谨 ; 语 言 清 新 优 美 , 形 象 生 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