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如何做到“十全十美”

  一、审准话题    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应慎重。审  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  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  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  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意,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具体方法为:第一步,读“背景  语”和“启发语”,巧借“启发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  的就是“话题语”。第二步,弄清“强调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  等要求。第三步,应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为确保“符合题意”,在  写作时,尽可能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这样,写就平稳的扣题文应该不成问题。     二、选妥文体    “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提供选择最擅长文  体的自由。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具备这种文体的特征,从而做到“符  合文体要求”,而不是“四不像”。那么怎样选择文体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  “要求”来考虑。若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  应选择记叙文;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  若需要阐述主张、表明观点,自然选择议论文。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  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可以选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  则可选择议论文。    三、立意创新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高考作文立意,  正确是前提,但要达到我们所说的“成功”,则还要力求“深邃、高远”。判断一篇作文的  立意是否深邃、高远、有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①文章有没有在深度上有所建树,在  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是不是有超越大众化的见解,甚至创见。②有没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类  的关注。③有没有深远的历史感与现实感。④有没有预见性。⑤有没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  尚的情操。⑥有没有哲理性的思考„„考生要在考场上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确非易事。  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眼光,有时代责任感,意志坚定,情  趣高尚。其次,要有历史感和预见性,能透析事理,升华哲理。再次,要从多角度联想,对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此外,还  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    四、拟靓标  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遇到“题  目自拟”的作文话题,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做标题,要尽力展示个人才华,尽量拟出让阅  卷老师“一见钟情”的好标题,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好的标题应该是准确、简洁、新颖、  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拟题方法主要有①巧用修辞,如《让孤独飘飞》。②引用诗词、  歌曲,如《我心中,你最重》。③改装名作,如《道德苦旅》。④术语嫁接,如《心灵比色卡》。  ⑤妙用标点,如《学生上网:喜耶?忧耶?》。⑥巧用数字,如《父爱“二十三”》。⑦巧借公  式,如《天赋+努力=成功》等。但不论怎样拟写,都要注意锤炼词语,切合主旨。五、  合理选材    在作文中,材料往往承载和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因此,应选择  具有文化气息、蕴含人生哲理、闪耀情感光华、积极健康、引人向善、启人心智的材料。具  体来说,应做到两点。一要精当。所谓“精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能有效地恰如其分地表  现主题,没有偏离之感,没有叠加之嫌,更没有虚假之疑。二要“新颖”,即所选材料应具  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  等。从范围及方式上,选材可收揽古今、链接中外、紧扣时政要闻、钻探书籍、“播放”影  视、“过滤”生活。总之,要根据话题,用大视野去搜寻,大浪淘沙般筛选,选出有深意、  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进行写作。    六、巧妙布局    布局关系到文章的  整体质量,所以写作时应认真勾画文章经纬,做到“结构完整”,力求“构思精巧”。①可    采用“题记+正文”的形式,结构全文。好的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  巧设题记可以开宗明旨,可以创设情境,也可以展露才情,它能一下子拨动阅卷者的心弦,  对你的文章顿生好感。②可采用“母题+标题”的形式。把一个大的话题或意旨切分成三至四  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各具独立性的部分,并配以精当的小标题,既可以收到化整为零、各个击  破的写作实效,也可以给阅卷者以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的良好印象。③可采用“引言+正文”  的形式。好的引言,能升华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和人生意义的感悟,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④也可采用数字化分节,一目了然,自然流畅。此外,语段上要错落匀称,长  短相间,也能使文章体现一种建筑美。    七、精心开篇    古人云:“通篇之纲  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因而,我们必须精心开篇涂彩,力求让阅卷老师一见  倾心。作文毕竟是个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及其具体的体现,阅卷老师只  有从你文章的开篇中获得审美意趣,才能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给你高分。开头方法常见的有:  ①开门见山,开宗明义。②描写环境,引出人物。③特写镜头,勾人心魄。④设置悬念,引  人入胜。⑤编述故事,饶有情趣。⑥设疑发问,促人深省。⑦欲扬先抑,步步为营。⑧巧引  名言、歌词、谚语等。但无论哪种开头,都要以新颖独到、别致小巧的简约文字,提纲挈领,  自然引起下文。    八、写好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也一样,不  可轻视。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散,黯然失色;写得好,则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大添异  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总的来说,文章结尾应简明有力,留有余韵,让  人流连忘返。就内容而言,可采用启迪人心的结尾、诗情画意的结尾、促膝谈心的结尾、照  应开头的结尾、激励号召的结尾、卒章显志的结尾等;就形式而言,可采用问句式、引用式、  抒情式、点睛式、呼告式、比喻式、反复式、排比式等不同形式的结尾。具体要根据文体、  内容和需要决定。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结尾,都要使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  文彩、更有创新意识,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九、美化语言    语言不  仅是作文思想内容的载体,更是阅卷者产生美感的契机。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  将直接影响印象分的判给。所以,在写作中要用自己最好的语言,让阅卷者在愉悦中对你的  作文产生一种“偏爱”。怎样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呢?活泼的、有灵气的、富有表现力的,  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能感染人打动人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美化语言的方法主要有:①  可用修辞手法装扮,使之富有韵味。比喻、排比、对比、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可以收到新颖含蓄的奇妙功效。②可用变化的语言装扮,使之摇曳多姿。如采撷新词新义为  文章增添鲜明的时代气息;创新语言,在汉语语言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作新意搭配,使语言显得  奇崛;变动语序,加强表达效果,令语言焕然一新;变换句式,长长短短、整整散散、节奏变  化,语言的韵律美自然生成„„③可用流行话语装扮,使之灵动活泼。同时,能起到化平淡  为神奇的功效。④可用智慧的话语装扮,使之更有内涵。智慧的话语(包括幽默的话和蕴含哲  理的话),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不但使文章增添分量,更让埋头苦批的阅卷老师开心笑一回,  实实在在地轻松一回,从而会不经意地给你记上一功。⑤可用古诗词装扮,使之尽显才气。  可直接引用穿插在行文中,为文章增色添辉;或间接变用,机智地使它适合行文的要求;也可  在它触发下写出诗情画意或意蕴深厚的文字来。    十、注重文面    文面是给评  卷者的第一印象。作文卷面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的情绪。有的考生文章写得不  错,卷面却东拉一下、西抹一下,让人见了就没有好感,无形中加大了失分因素。所以我们  在写作中必须注重文面质量。具体地说做到“三清”、“三适”、“三要”、“三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适”,就是书写认真,快慢适可;字写在  方格中间,大小适中;均匀落笔,轻重适度。“三要”,就是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小  节前要空两格,字数要达到规定要求。“三不要”,就是用吃得准的字,不要写错别字;用规  范字,不要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标点符号应灵活运用,不要一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