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譬喻 生动多姿——例谈比喻在作文中的运用

  巧设譬喻 生动多姿 

   ——例谈比喻在作文中的运用

   顾乐远

       “比喻, 又叫譬喻,就是根据联想, 抓住事物的相似之点, 用另一  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简单地说,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  此之间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

       比喻的两个条件是:“(一)‘本体’和‘喻体’不同质,有差异  处;(二)两者之间有相似点。”(王希杰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本体较为抽  象、深奥,也有可能是读者或听众感到陌生的事物,而喻体较为具体、浅显,常常是读者或  听众熟悉的事物。

       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使天才成长的民  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比  花木重要。

                  ;             &  nbsp;            &nb  sp;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在这里作家论述了良好的环境对人才产生和成长的重要性,但鲁迅  并不是枯燥地说理,而是以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深奥的哲理。“花”与“土”关系的  形象描述,引导读者深刻地理解了较为抽象的事理。譬喻精当,发人深省。

    

       一

    

       比喻的类别,一般认为有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就是清晰明白地告诉读者,这是在打比方。它的基本形式就  是甲像乙。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且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比喻词连接。常见的喻词有:  像、好像、似、好似、如、犹如、宛如等等。

       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石子路, 风贴着路面向前吹,干涩的梧桐叶划  过石子, 像一只只没有脚的空鞋子走在她前面。

                  ;             &  nbsp;            &nb  sp;       (徐则臣《古代的黄昏》)

       【点评】作家用“一只只没有脚的空鞋子”来比喻被风吹起的梧桐  叶,形象地表现了梧桐叶被风吹得满路游走的情境,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凄凉,映衬了人物的  内心世界。

       2﹒“暗喻就是不把比喻当作比喻,而当作实有其事来陈述。换句话  说,暗喻就是不用比喻词的比喻。”(王希杰语)暗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常常用“是、就  是、成了、变成”等等词语连接。暗喻的基本形式为甲是乙。暗喻比明喻的语气更为肯定,  蕴含的情感更深沉。同明喻相比,暗喻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加大了解读难度。

       他们说: 八千岁是一只螃蟹, 有肉都在壳儿里。

                  ;             &  nbsp;            &nb    sp;          (汪曾祺《八千岁》)

       【点评】汪曾祺借众人之口,把八千岁说成是一只“有肉都藏在壳  儿里”的螃蟹,形象地表现了八千岁的精明能干,深藏不露。

       3﹒借喻就是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与暗喻一  样,借喻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解读难度也加大了。

       她的话一部分是真的, 加上许多调味的作料,鸿渐没法回驳,气哞  哞望着窗外。

                  ;             &  nbsp;            &nb  sp;            (钱钟书《围  城》)

      【点评】作家用“许多调味的作料”作为借喻,表现了人物的话语里有很  多虚假和夸饰的成分。造语新奇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富有讽刺意味。现在不少地方的语言  里还有“添油加醋”的说法,表示说话内容的不真实。

    

   二

    

       除了上述的明喻、暗喻和借喻,常见的还有博喻,只不过它是明喻、  暗喻和借喻的一种变式而已。所谓博喻,就是接连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一个本体对  应多个喻体。在行文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博喻,可以使文章瑰丽多姿,韵律流转,夺人耳目。  

       (灵感)来时像浙江的潮水那样汹涌,去时像庐山的瀑布那样急速,  它飘飘然忽来忽去,有如浮泛的云,有如不羁的风,有如奇幻的雾,如神,如鬼,如水中月,  如镜中花。

                  ;             &  nbsp;            &nb  sp;     (汪静之《做诗之序次》)

      【点评】诗人汪静之在描述创作灵感的时候,一口气把写作对象比作“汹  涌 的 浙 江 潮 ”“ 急 速 的 庐山 瀑 布 ”“ 浮 泛 的云 ”“ 不 羁 的 风 ”“奇 幻 的  雾”“神”“鬼”“水中月”“镜中花”九种事物,真可谓穷其形尽其神,从不同角度描绘  出灵感的诡异多变,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  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             &  nbsp;            &nb  sp;  (鲁迅《白莽作<</SPAN>孩儿塔>序》)

   【点评】鲁迅用诗一般的语言,以一系列生动鲜明的比喻,详细阐释了白莽诗集《孩儿塔》  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强调了《孩儿塔》对于革命群众的鼓舞和引领作用。作家坚信:《孩  儿塔》内涵的丰富性,绝非“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类的套话所能概括的。

    

     三

    

       要写好比喻句,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新颖别致,富有生活气息。

       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  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在比喻句的创作艺术上机械重复地模仿前人,往往会给读者造成  审美疲劳,引发读者本能的排斥心理。好的比喻句应该新鲜奇特,自出心裁,给读者带来视  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

       牢门由里向外打开了,首先出现的是一个面目狰狞、阴森可怖的狱  吏,他身佩一把剑,手持一根权杖,犹如一个黑影霎时窜进了阳光。

                  ;             &  nbsp;            &nb  sp;         ([美]霍桑《红字》)

       【点评】霍桑把“凶神恶煞般的狱吏”的出场,比喻为“一个黑影  霎时窜进了阳光”,形象地表现了狱吏的凶悍霸道,不可一世,令人憎恶。他是恶的化身,  是自由的压迫者和掠夺者。

       2﹒准确恰当,链接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非常重要,它是比喻句的前提条件。修辞学家王  希杰一再强调:本体、喻体、不同事物、相似点是比喻句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事物之间的  差异越多越大,所构成的比喻就越新鲜,越富有表现力。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             &  nbsp;            &nb  sp;              ( 鲁  迅《祝福》)

      【点评】柳妈的脸本来就布满皱纹,再笑起来,更是满脸褶皱。鲁迅用与  人体差异很大的核桃作喻体,链接起二者之间的相似点:都有深深的褶皱。比喻巧妙,行文  活泼。

       3﹒生动形象,能给人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印象。

       张志公说:“运用比喻, 为的是让人容易理解,容易想像。那么就  要用具体的作比,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用大家所熟知的作比,去说明或描写大家所不熟知  的;用浅显的作比,去说明或描写比较深奥的。”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先生盛年时期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  似初期文字那样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  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份,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             &  nbsp;            &nb  sp;     (汪曾祺《又读<边城>》)

   【点评】 “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城》语言的新鲜活泼、  温润明晰、蕴含丰富等特点,给读者留下了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印象。

    

     四

    

       写好比喻句,还必要理清比喻与象征、通感、借代之间的区别。

       1﹒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比喻的表现形式是造句,着眼于文本的某个句子或几个句子;而象  征注重整体把握,着眼于文本的几个段落甚至整个文本,如《白杨礼赞》《海燕》等。

       2﹒比喻与通感的区别。

       钱钟书在《通感》中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  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  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全面而精  确地概括了通感的特点与规律。

       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似乎它既有形状又有颜色,不但可  闻,而且可见。河滩上影影绰绰,如有小兽在追逐,尖细的趾爪踩在细沙上,声音细微如同  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

                  ;             &  nbsp;            &nb  sp;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家有意打破生活常规,融入自己主观的独特感受,赋予声音以形  状和颜色,用“明亮”形容水声,又把声音写作“纤毫毕现的毳毛”和“一根根又细又长的  银丝儿”,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相通。通感的运用,打破了读者习惯了的阅读经验,造成一  种陌生化的效果,给人以新鲜奇特的感觉。

       由此看来,通感重在感觉的“相通性”,即使事物之间没有任何的  相似点,但在大脑作用于客观事物后,人的意念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联想,即实现了“感觉的  转移”。这与以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为基点的比喻完全不同。

       3﹒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是:(1)借喻的基础是二者相似,而借代的基础  是二者相关。(2)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而借代不能转换成明喻。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个句子是借喻,“千堆雪”比喻雪白的波浪花。

       要现钱?袁世凯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本句是借代,用袁世凯代替印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简洁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