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优化语言表现力的方法技巧

    高考作文优化语言表现力的方法技巧    一、  巧用字词。 

    1.  推敲字词。 

      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  美,富于情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就应该加以强调。例如,四通公  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  1988  年的广  告 词 是 “ 输 入 千 言 万 语      打 出 一 片 深 情 ” , 而    1993  年则改为“输入千言万语   奏出一片深  情”。该公司之所以更改广告词,是因为动词“打”虽然紧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  处是容易造成误解,似乎操作这种打字机必须十分用力,而用“奏乐曲”的“奏”代替“打”,  则给操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感觉,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更加畅销。又如下面这一段话:“有  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恋大海,有人喜欢高山,有人喜欢沙漠„„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哪  个角落,都有一个很别致的风景。”都是表达“喜欢”的感情,却用了各种不同的词语,可  见笔者在语言的推敲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2.  叠字反复法。 

      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如,  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  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  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  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  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  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  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3  、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例如,某考  生在《刺秦》中写道:“驶进燕国的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  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  怒火也越聚越多。”又如,一个考生在作文里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  虎啸山林,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也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技巧。 

    二、  美化句子 

    1.  枝叶修饰法。 

      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   ,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  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  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例,“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若    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  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经枝  叶的修饰,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又如,  若对“前面走来一个人”进行枝叶修饰,则可以为“前面走来一个女人”、“前面走来一个  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满脸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满脸笑容  的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手里提着一篮西红柿的满脸笑容的老太婆”,  效果迥异。可见,修饰语的运用如给一幅素描填上细腻的色彩。 

    2.  变换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严整”  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  活变换。例如某学生的习作中有这句话:“我在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的、素常烟雾腾  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我们可时适当地变换句式,改  为“我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的。那一天,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  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这一变换,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3.  运用口语。 

      运用口语,俗中见奇,使语言呈现出纯朴之美  ,  写作中可适当  运用。如魏钢焰在《忆铁人》中曾这样写王进喜讲辩证法:“一上路就看见一条标语扑面而  来。两分法前进!铁人点了只烟,拧脸问我,你唱秦腔吗?喜欢吗?那里头有些故事,叫人  动脑筋。一个人嘛,得常常记得‘走麦城’。那位姓关的脑子里呀,先有个五虎上将,忘记  得过五关斩六将,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末了,怎么样,垮啦。” 

    4.  引用名言佳句。 

      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些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增强文章理性升华之美。引用  名言佳句分为两种,一是明引,二是暗引。习作《感谢生活》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少  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登山,我们吟颂‘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秋多佳  日,登高赋新诗’;我们下水,我们吟哦‘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也来点‘逝者如斯夫’  的感兴;我们观察星空,信手拈来‘天街夜色凉如水’;我们三五结伴,踏青郊游,‘书生  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挥洒着青春的亮丽,走在路上,会随口唱出  ‘让我们荡起双浆„„’这时,我们心头会涌起无限的温馨。是谁给了我们这一切?”笔者  在叙述自己的成长的历程中,信手拈来名言佳句,形象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情思流  转自然,语言显得清丽、隽永。又如,  2002  年高考满分作文  《选择永恒》里写道“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  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这就是使用了“暗引”  的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富表现力。所以,引用名言佳句,可使文章语言熠熠生辉。 

   

 5.  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意丰富,增强语句的表现力。学生习作《青春》中有  一段精彩的描写:“青春是盛开是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    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  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笔者就是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  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其描述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大大地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 

    三、  形成风格与个性。 

      都说“文如其人”,这不无道理。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  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观察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高考为我们提供一  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我们应该蘸自己的心血写一篇充满个性的文章。以下,我就从两  个角度来分析: 

    1.  幽默风趣。 

      巧用幽默风趣语句,给文章语言增添几分活泼而又含蓄之美。如,一学生在习作《喜鹊与苍  鹰的对话》中写道:喜鹊仰望苍穹,叽叽喳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  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务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点啊!”苍鹰  扇动了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怎么,你说我不实际?我展翅高飞,翱翔万里,一览天下,  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得到吗?”这段对白,语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形象栩栩如  生,给人留下美的印象。 

    2.  表达含蓄。 

      表达含蓄,可引发读者的联想  ,  能给我们带来意犹未尽的效果。。  作家孙犁在《荷花淀》中写到水生决定离村参军前夕向他的妻子说自己是“第一个报名的”,  从来没有离开丈夫的妻子只说了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好象有点文不对题,含糊  其辞,但其中肯定性的赞赏和否定性的哀怨几乎同样多,从字面上我们只看到肯定性赞赏,  而否定性的哀怨则需要我们去联想,这正是作家高明之处,也值得我们借鉴。   

      诚然,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学习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要提高其语言的表达效果,写出一  篇好文章,还需要平时多下点苦功夫,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做到前人总结的“六多”(多读、  多想、多写、多积累、多比较、多修改)。但无论怎么说,只要在苦练基本功的基础上,掌握  运用优化语言的技巧,对于提高语言的运用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