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 提升练:作文序列化提升--深刻
深 刻 —— 府 城 深 深 深 几 许
阅卷老师是如 何就 “ 深 刻 ” 评分的
1 . 作文是否达到立意深刻,具体表现为三条 标准要求
(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在作文中,通过记叙、描述、议论某种现象,进一步发现现象的真相,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 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总结出经验教训。
(2)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预测其导致的结果。
(3) 观点具有启发 性
提出的观点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警醒和反思。
2 . 评卷老师具体的操作标准
(1) 看立意
千古文章 “ 意 ” 为先。 “ 意 ” 是文章的中心和灵魂。 “ 深刻 ” ,首先看你文章的 立意深刻与否。一看你能否化大为小,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往往更能揭 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二看你能否对材料作深入的挖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发 “ 前人之未发 ” ,道 “ 同学之未道 ” 。
(2) 看 “ 深刻 ” 技法的运用
“ 深刻 ” 是有具体标准的。在 文中,看你是否使用了几种常用常见的 “
深刻 ” 技法。如议论文,只能清楚是什么,有什么,不能回答为 什么,怎么办,不会用内外因果法去分析问题,不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记叙文,只会就 事写事,就人写人,这样都不会使文章升华。
(3) 看能否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阅卷老师产 生共鸣
3 . 考场作文要做到立意深刻,提升在 “ 深刻 ” 得分点上的等级, 可以运用以下三种写作技巧
(1) 深入追问法
文章表现或引用了某一材料后,要进一步追问现象的真相、原 因、结果等。
(2) 扩展联系法
由文章的材料、观点扩展开去,联系更大范围的现象展开分析 说理。
(3) 上升哲理法
从文章的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从人生、处事、文化、历史 等大方面展开思考。
现 场 佳 作 [ 来 源 : 学科网 ]
清醒面对祖国巨变
2011 年河南 高考优秀作文
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可谓赚足了不少人的眼球,以至成为 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而国人似乎也十分赞同。高呼 “ 经济成 就 ” 、 “ 国 际 影 响 ” 、 “ 民 生 改 善 ” 等乃是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
对于此,我在为祖国崛起而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有着一丝担心 —— 我们是否在一些成就面前失去了清醒?
就 “ 经 济 成 就 ” 而言,诚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 设成就突出。我国已于去年成为 GDP 世界第二的国家。但这些 所谓的 GDP 快速增长是有代价的,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等 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其实,在清朝晚期,中国的 GDP 是世界第 一,比美国还牛,而英国只用了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就轻易打败了有 4 亿人口的中国。因此, “
唯 GDP ” 论是错误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要想迈向现代化,仍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我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高层领导 者们对之清醒的认识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实,在其他方面,中国的成就虽大,但仍不足以用来自夸, 而是需要加以清醒的认识。
我一直很佩服温家宝总理的 “ 清醒论 ” ,他说 “ 中国政府 是十分清醒的 ” ,认为只有清醒,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 古语云 “ 居安思危 ” ,我想, 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清醒正是源自于这种危机意识。试想,如果政府没有这种清醒与危机感, 国家何以能挺过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大地震与金融危机,更何以不断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民生的持续改善?
一个人,只有 “ 知己之处境, 审他人之势 ” ,才能长足发展,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大国崛 起需要的不仅仅是民族自信心和人民的勤劳智慧,他更需要一群人,一群能在他受阻时给他 力量、在他前进时打镇定剂的人。这些人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 “ 民族的脊梁 ” 。
柏 杨曾指出中国人的缺点,只是让国人改掉陋 习。我在这里谈清醒,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情。我并不是在灭祖国之威风,长他国之志气,而 是提醒一下,我们不能为暂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而要冷静一下,清醒地审时度势,为的只 是更加安全地前行。
是 的,面对祖国巨变,我们需要清醒!
[ 得分点评 ] 当很多考场作文都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好形势高唱赞歌的时候 ( 并非不可 ) ,这位同学却在面对鲜花掌声、欢呼鼓噪的热闹中,独自保持一份清醒,从 中国崛起的大好形势中,冷静观察其中蕴含的危机、潜在的不利因素,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思想不可谓不深刻。而且分析问题能辩证地对待成就、对待赞扬,再加之语言冷峻老道,列 举比美 国还牛、 GDP 是世界第一的清王朝却败在英国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 的手下一例,不啻盛世警钟,无怪乎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尽管新材料作文提倡多角度立意, 但能运用相反联想,如此从相对的方向立意的考生毕竟极少,获得满分当之无愧。
如何使文章深 刻起来
1 . “ 深 刻 ” 的标准
“ 深刻 ” 是《考 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
“ 深刻 ” 要求作文的见解深刻, 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记叙性文章要形象 生动,意蕴丰富;议论性文章要说理透彻,思想深刻。
(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 就是透 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事物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
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如果我们写记叙文能够透过事件的过程或 人物的表现,积极地反映生活或展示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写议论文能够透过
纷繁 芜杂的事物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那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了。
“ 透 过 现 象 深 入 本 质 ” 有以下四种基本途径。
① 概括共性:探究现象的共同特征,概括事物 的本质。
② 探究背景:探究现象存在的背景,凸显事物 的本质。
③ 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异同来辨析事物的本质。
④ 辩证分析: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现 象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2) 揭示 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 就是要求在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探求问题产生 的原因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过程看, “ 揭示事物 内在的因果关系 ” 有两个方向:一是由果寻因,二是循因导 果。因果关系具 有复杂性 和多样性。 一因可以多 果,一果可 以多因。如 2010 年江苏卷作文 “ 绿色生 活 ” ,一考生在剖析当前实现 “ 绿色生活 ” 的深层次原因时,就用了一果多因的分析方法: 发展现状的制约,理念还没有切实地深入人心,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的欲望太多太疯狂 等。
(3) 观点具有启发性
“ 观点具有启发性 ” 主要指观 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能让读者有所感悟,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能够对某个问题 豁 然 开 朗 。 如 2010 年 北 京 卷 命 题 作 文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 一考生立意新颖,比较北大与清华两所名校后,把北大比 作 “ 仰望星空 ” ,作为中国的 文化领袖站在时代前沿,把清华比作 “ 脚踏实地 ” ,踏实为社会作贡献。观点颇具启发性。
2 . 怎样使文章 “ 深刻 ”
(1) 关注社会现实,能发现现实中值得思考和注 意的问题
新颖在于有独到发现,包括对历史和对现实的发现。就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可能的,还 是对现实有所发现的问题。不少好文章都对社会有所感,甚至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辛 辣的讽刺,但它很正确,能促进人思考,推动社会进步,这就很有意义,能让阅卷老师会心 一笑。
(2) 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比
如对于文 科学生来说,要从政治理论的学习中真正 汲取营养,这种得益于政治而收效于高考作文的事情,过去经常出现。学习政治,绝不只是 死记硬背,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观点,学习辩证的分析方法,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 看一般、透过偶然看必然等。这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理科学生也应该掌握。
(3) 善于多向思维、求异思维
善于多向思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颖的见解;善于求异思维,反向、 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常见观点不同的观点。
① 反向 ( 逆向 ) 思维法
确立一个鲜明的中心,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可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但所持观点或所 得见解要经得起自我反驳,使说理周密,不带片面性。用逆向思维法可能会有创新的、独到 的深刻见解。
例如: a. 不要班门弄斧 ( 弄斧要到班门,这样才能超越自我,符合当今社会的竞争形 式 )
b .莫学杞人忧天 ( 要有 “ 忧天 ” 意识,像环保、 计划生育等 )
c .名师出高徒 ( 名师未必出高徒,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内因 )
d . 三 个 臭 皮 匠 , 赛 过 诸 葛 亮 ( 臭皮匠不可能赛过诸葛亮,一般人才与精英人才之关系 )
e . 癞 蛤 蟆 想 吃 天 鹅 肉 ( 癞蛤蟆为什么不能吃天鹅肉,只要有理想,有追求 )
f .知足常乐 ( 不 知 足 才 能 常 乐 , 人 在 不 断 进 取 中 享 受 过 程 的 快 乐 )
运用逆向思维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对有 些传统的得到公认的说法 不 要 轻 易 地 否 认 , 所 谓 “ 逆 向 ” ,有时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而已。应当注意的是有些 “ 敏感 ” 问题、国家政策等, 不可妄言,不要去 “ 逆向 ” 。
② 比较思维法
“ 比较
” 是人类认识事物 的重要方法。人们正是看到了事物的差别,从它们的不同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而才把握 了 事 物 的 本 质 。 “ 不 怕 不 识 货 , 就怕 货 比 货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较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情况。纵比就 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例如,近三年和前三年相 比,中国大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 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例如,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同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对 比,看看高低如何,各有什么特点。这些对比都有助于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与相 关或相对事物的比较,或求同,或求异,以正确地认识事物,把道理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