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与现实联系紧密
北京高考作文题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要求考生根据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中的4 句歌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多年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杨建宇说:“这是一道很好的联系现实的作文题,能够让考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杨建宇说,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有不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有很大的思维和表达空间。如广东作文题“谈与‘常识’有关经历和看法”、辽宁作文题“沈阳全民读书月”等,都能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发掘生活的本质,对人生进行思考。
有人说浙江的作文题“绿叶对根的情意”有些陈旧。但是杨建宇认为:“这虽然是一首上个世纪80 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可能今天的孩子不熟悉,但是还是容易看出其中的深刻寓意。联想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 周年,这个作文题可以激发考生对祖国的热爱。”
命题灵活利于考生发挥
“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阶段,高考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考查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
知名作家丁晓平说,“比如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不仅是一个励志的题目,还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潘天强教授认为,天津“话说90 后”这个题目,现实意义也比较强。因为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是90 后,自身都有切身体会,对考生来说,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
“再比如,江苏的‘品味时尚’一题,这也能够和年轻人的亲身体验结合在一起,考生可以选择的宽度比较大,譬如流行语言、美学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可以,跑题的可能性不大。”潘天强说,“但要写出一定深度也不容易,这才能反映考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多地考题体现新课改要求
“从总体来看,今年全国及自主命题省份的作文题命题思路不一样,水平不一样,风格多样,不少省份都有创新。”潘天强说。
“上海围绕郑板桥‘板桥体’的材料作文,材料目的明确,量不大,并且未作任何要求,对考生而言就比较好写些。”潘天强认为,“好的作文题,不仅要现实性强,而且材料要明确精炼,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综合能力。”
据介绍,今年全国共有10个省份实施新课改后的高考。这些地区的高考作文命题已明确显示出新课改的方向,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那就是激励学生用作文进行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