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成光son

1#发表于:2010-12-23 02:26:30  - IP:218.186.*.*

【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国际科学单位制(SI),是由欧美人士创立,为什么却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而欧美的教科书上却常常不遵守?
本主题由 成光son 于 2010-12-24 15:28:20 解除推荐
 江上清风

 

2#发表于:2010-12-24 07:31:12 - IP:123.180.*.*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为了与世界接轨。

 xuui

 

3#发表于:2010-12-24 10:03:02 - IP:117.136.*.*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是因为中国落后吧
 成光son

 

4#发表于:2010-12-24 13:21:18 - IP:218.186.*.*

RE: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为了与世界接轨。
那为何又自己创造了很多与国际不同的标准?
 成光son

 

5#发表于:2010-12-24 13:22:35 - IP:218.186.*.*

RE: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是因为中国落后吧
没错,与世界一流水平相差甚远.
 江上清风

 

6#发表于:2010-12-25 13:22:30 - IP:123.180.*.*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尽量的遵守国际上通用的科学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便于进行计算。美和英国因为历史的原因,也一直在使用英制单位,但是美国并不排斥你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单位制。比如螺钉螺栓你用英制也行,用通用的公制也行。只是人家很多原来使用的机器设备一直用英制,你一下子让人家用公制,这是不可能的,就象你家用的是单桶洗衣机,现流行滚桶的。说你必须用滚桶的,你舍得扔掉单桶的换成滚桶的吗?不会吧,除非钱多。而且我们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完全安照国际单位制来推行,比如力学的单位,在工程上就有公斤力等。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要往国际单位制靠,这是趋势,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也在使用国际单位制,可能有些慢。估计就象秦皇统一度量衡一样,总有一天全世界会很方便的使用国际单位制来进行沟通和学习。
呵呵,希望这次没有跑题。
 成光son

 

7#发表于:2010-12-25 14:37:42 - IP:218.186.*.*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谢谢老先生,你体谅别人,特别是洋人的精神,令人感动。工程制、高斯制也好,英制、美制也罢。几十年、百来年确实很短,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是以千年为单位计算的,缓慢的改变也就不足为怪了。人家定了制度,我们就得尽快改变自己去适应,“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服礼”,这就是咱们的祖训,咱们的优良传统。至于人家是否改变,不可强求,因为在现代科学史上,咱们从不称王称霸,既不想当家,也不想作主,一切客随主便吧。
 江上清风

 

8#发表于:2010-12-25 15:26:37 - IP:123.180.*.*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所有科学赖以发展的支柱。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商贸、医疗、国际贸易,到最尖端的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计量时时刻刻都得到实际的应用。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计量始终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计量学如此迷人,它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永远追求的魅力所在。从事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研究,很少有其它科学能像计量学那样,可以指挥相关领域科学的发展,评估它的成就及其经济效益。很少有其它领域能像计量学那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持续不断地追求精度改进,并以更好的手段满足最新的测量需求。
计量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它是所有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它的重要作用无需人们颂扬。任何工业产品、商业交易、科技成就、科学实验的背后不可能没有计量的支撑。计量有力地支持了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计量学总是利用世界最尖端的科学前沿技术,复现计量单位,建立计量标准,但同时计量又是支持其它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这样,计量往往被人认为很神秘。这样,虽然人人需要计量,处处利用计量,但计量的意义和作用却很少为因计量受益的人们所认识和理解。这是国际组织把每年的5月20日作为世界计量日的原因之一。通过庆祝国际计量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地认识计量,自觉地使用计量,有力地支持计量,使计量更好地为工业、科技、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正确认识计量的经济效益
在经济社会中,追求经济效益是许多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计量的经济效益除检定、检测的显性效益外,主要体现在维护正常的经济、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的交易,打破技术性国际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正确评定科研、科技水平上。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计量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占4~6%,计量的投入/效益比达到1/(5~37)。应该说,计量的经济效益是很高的,特别是在高科技的航天领域,计量上的任何微小的差错有可能导致整个航天工程的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99年,国外一枚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就因为计量数据单位上的差错,使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进入火星大气层损坏。仅太空飞行器本身的造价就达1亿2千500万美元。可见,计量对保证产品质量、可靠、安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难怪一些精明的企业家认为,计量是"造钱的机器",加强计量是企业"降低成本,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手段。"
由于计量的隐性经济效益并不被人们所普遍认识,广泛宣传计量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计量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开展"世界计量日"活动,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米制的建立:
由于世界各国采用了相互不同的测量标准器具、不同的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因而大大阻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到了18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统一各国计量单位制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米制是在18世纪末由法国创立的一种测量单位制,它以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定名为“米突”(米);以米的十分之一长度为立方作为容量单位,定名为“立特”(升);以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重量(质量)作为重量单位,定名为“千克”(公斤)。这种制度是十进位制,完全以“米”为基础,因此得名为“米制”。
法国政府根据科学家们实地测定敦刻尔克到巴塞罗那之间的地球子午线的弧长和给定体积纯水的重量的结果,制成铂基准米尺和铂基准千克,保存在巴黎档案局,并从法律上分别赋予这两个基准以“1米”和“1千克”的值,但是,不久以后发现“档案米”比经过巴黎的子午线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约短0.2mm,而“档案千克”也不是准确等于一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质量。
1872年法国政府邀请一些国家派代表到巴黎召“国际米制委员会”,有24个国家派了代表。与会代表赞成普遍采用“米制”,并认为应该按照巴黎档案局保存的和“米”和“千克”复制出一些原器分发该各国使用。1875年3月1日,法国政府召开了“米制外交会议”,有20个国家派出了政府代表和科学家出席。会议批准了国际米制委员会的建议。1875年5月20日正式签署了“米制公约”,俄、法、德、美、意等17国外交代表,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他们认为米制公约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并决定成立国际计量委员会和国际计量局,组织制造铂合金“米”和“千克”原器。到1889年,国际计量局完成了“米”和“千克”原器的制造工作。同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所制的米尺和砝码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和质量单位的砝码,成为米制的“国际原器”,有国际计量局保存。大会还批准将其余的米尺和砝码发给米制公约签字国,作为各国的最高计量基准器。各国的基准器定期同国际计量局的国际原器比对,保证其量值一致。至1985年12月,共有47个国家参加了米制公约。我国于1977年5月20日参加该公约。
米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存在局限性。当时规定的测量单位,只涉及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一些常用量的单位。但是,仅仅长度、质量、容量等单位远远满足不了物理学和技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米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单位制,如厘米·克·秒制、米·千克力·秒制、米·吨·秒制等,还出现了一些不属于任何一种单位制的制外专用单位,如"马力""毫米汞柱""克拉"等。这样一来,单位制又多起来了,特别是许多国家还有本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位制,由于多种单位制在一个国家内并用,互相之间又缺乏科学联系,实际应用时不得不进行复杂的换算。这就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巨大浪费,而且也严重妨碍了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因此,进一步改进和统一计量单位制,又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于是,在国际计量委员会的组织下,科学家们在原有米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科学、更为简单、更为实用的一种新的单位制,即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的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的产生:
1948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作出了决定,要求国际计量委员会创立一种简单而科学的、供所有米制公约成员国均能使用的实用单位制。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坎德拉作为基本单位。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这六个单位为基本单位的实用计量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并规定其符号为“SI”。以后1974年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由决定增加将物质量的单位摩尔作为基本单位。因此,目前,国际单位制共有七个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国际单位制有两个辅助单位,即弧度和球面度。
SI导出单位是由SI基本单位按定义方程式导出的,它的数量很大,在这里列出其中三类:用SI基本单位表示的一部分SI导出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用SI辅助单位表示的一部分SI导出单位。
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总共有19个。有17个是以杰出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如牛顿、帕斯卡、焦尔等,以纪念他们在本学科领域里作出的贡献。同时,为了表示方便,这些导出单位还可以与其他单位组合表示另一些更为复杂的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是计量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特别是七个基本单位的复现、保存和量值传递是计量学最根本的研究课题。
 成光son

 

9#发表于:2010-12-25 19:18:40 - IP:218.186.*.*

RE:【科技问题】为什么是我们在规规矩矩的遵守国际科学单位制?

谢谢老先生,道出了国际计量单位的意义,但讨论该问题的意义远远甚于此,谢谢!
展开帖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