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读书笔记1500 字
那天看了死亡诗社。感受很深。
里面有一些话,我特别喜欢。
开篇的一首诗,“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是代课老师keating 给那些孩子们上的第一课。他说,“we are food for worms. we are only going to experience a limited number of springs, summers, and falls.”然后他指着校史里的班级合照说,“they are not that different than any of you, are they? hope in their eyes just like yours. they believe themselves destined for wonderful things, just like many of you. Well, where are those smiles now, boys? what of the hope?” "one day, hard as it is to belive, each and everyone of us is going to stop breathing, turn cold and die."
原来古今感叹人间匆匆不过百年的诗词警句都是一样的!
Keating 说,“Capre Diem”.
看到这里,我跟那些男孩子一样都觉得,没错! Seize the day!
既然死亡是 destined,那么抱着这种终极的悲观精神生活,却反而能够活得更加轻松和洒脱。我记得曾经看过蔡康永说过,康熙来了最终肯定是要停播,我和小s 最终肯定是不再搭档,但是,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反而踏实,可以从容地做每一期的节目。同样地,那些分手的情侣们,也不至于活至那么悲惨的地步。因为就算白头偕老,也还是有可能谁就先撒手人寰了。留另一个孤孤单单在人世。再或者,有人说,即使分手了,说不定我的眼泪,流入河水中,蒸发到空气里,变成云朵,结成雨滴,滴落到你的城市,又变成你饮用的开水,最后还是到了你的体内。所以,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而又细微隐秘的相会。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分离,它总是一个整体。如此想来,整个人生都开阔了很多。
接着说死亡诗社。孩子们偶然地知道了死亡诗社的秘密,于是决定重开死亡诗社。第一句,“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梭罗的这句话,我第一眼看到并未受到任何震撼,反而是接下来的几行诗让我忽然有些懂得了为什么死亡诗社的创始人,选择了它作为诗社的开篇致辞。“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人们经常疲于奔命却忘了真正地去活着。人们拥有一生却没有时间去体会生命。“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 and not to yield."这是后面发出的号召。当然,在我看来,开拓和征服新的世界的想法,也许并不能作为终身的事业,但这毕竟是一个少年应该胸怀的瑰丽梦想。
冒险是梭罗的生存信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信条,想法,声音和坚持。
然而这并不容易。在人群当中,人们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的节奏。比如说,在看一场表演或听一场讲座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跟着别人鼓掌,如果时间足够长,还会形成整齐的节奏,这种曳引的现象,反映了我们保持自我的困难。但越是这样,就越应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我记得,还是蔡康永,他说,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我们总是会被别的舆论误导,以为自己“需要”一些东西,但最后却发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我们真的需要腰缠万贯吗?我们真的需要“前路谁人不识君”吗?我们真的需要别人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吗?
想清楚自己真的需要什么。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恐怕是一辈子都要考虑的事咯。所以,我很佩服韩寒。他那么年轻的时候,心理就可以那么强大,不为外界舆论左右,走出自己的路。
《死亡诗社》读书笔记1500 字
看《死亡诗社》这本书主要有两个塬因。第一是电影太好看,很喜欢里面Mr.Keating 的每一句话,觉得书中的语言应该更加精彩。另外一条塬因,是书和电影对教育和教育塬则的挖掘和讨论。
往大了说,《死亡诗社》要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群叛逆的青年,在残酷的束缚中追求自我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故事。他们的父母都为他们安排好了完美的人生,去常青籐学习,经赖成爲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医生或者生意人。但是,孩子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喜欢的女生,也有为之奋斗的事业。衝突的中心围绕着Mr.Keating,他的教学手段和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无非有下面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学校。小説里的学校是一个坐落在对封闭的山谷里面的非常有名的预科班性质的学校,其学员的 75%能够进入长青籐的学校学习,也涌现了大量的人才。学校的教学风格严谨得有些苛刻。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校已经名声在外,当然会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教学的质量,不辜负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希望。从这种意义来説,学校的严格要求无可厚非。对于教师,学校也很苛刻。诸如Mr.Keating 的那种教学风格,虽然在我们看来新颖有趣,生动活泼,但如果在全校普遍推广就会导致混乱(详因后述)。因此,学校要求教师教学风格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Mr.Keating。这傢伙早就是Dead Poets Society 的骨干成员,,Seizethetime 是他的信条。他也把这一信条带给了他的几个学生。他说的话句句在理,句句深刻。他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统一和和谐对个性的摧残,因此应该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他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作诗篇,他叫学生辩证批判的看待课本上的文章,。说得简单点,Mr.Keating 就是“素质教育”的理想状态,而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培养出来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梦想,有热情的人。
但是,理想状态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还不说全校推广,就在Mr.Keating 的一个班里面就出现了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学生有个性,但是学生是叛逆的,是武断的,是幼稚的,是衝动的。从新的Society 聚会就可以看出苗头。Mr.Keating 的失败在于过于追求素质教育,而忽略了纪律和约束对学生的进步意义。
第叁方面就是家长。从书中来看,即便是欧美国家的家长,也在为孩子的好前程奔波劳累。Neil 的父亲爲了让他成爲一名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在家里不富裕的情况下,也要把 Neil送到这所着名的学校。可以说,这一点中外家长都是一样的。往往家长会把在自己身上未曾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有所作爲,或者家长往往希望孩子能够子承父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继承和发展下去。这些塬因虽然可以理解,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做实际并不是在关心和培养下一代,而是在牺牲孩子的未来,以满足自己的理想需求,是有些自私的成分在里面的。这种情况,虽然大部分时候都能得随心所愿,但是随着社会的开放,意识的更新,会变得越来越难。Neil 的自杀在某种情况下是必然结果,因爲如果在生活中找不到乐趣,身死和心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最后就是关于学生。一般来讲,学生的年龄决定学生的认知层次。在书中所描述的那一阶段,学生确实存在叛逆性,并且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大胆却往往不计后果,他们常常追求一些虚无缥渺的或者不切实际的东西。正确的引导是应当的。问题在于哪类引导是正确的引导,是学院式的,还是家长式的,还是Mr.Keating 式的?
也许有一条比较中庸的路可以走,也许没有,因爲教育教学方式并不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东西。所以,书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如此,教育教学改革中可能有很多的问题与无奈,很多尝试与失败。不过目前的中国教育界,好象还没时间关心这个„„
《死亡诗社》读书笔记1500 字
《死亡诗社》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喜欢数学远多过语文,被数学老师像疼女儿一样关爱着。此外,我还喜欢读故事——当然不是课本上的那一点点。
看《死亡诗社》这个电影是在大学的时候。说实话当时心里并没有多激动,就是觉得温馨,觉得画面的颜色非常好,人物很好看很萌,基丁老师很可爱。
人的一生,总会发生一些我们自己无法预料的改变,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因为某个人而起。
让我又把时光拉回去一点点。回到我的初二下学期,班里来了一位很年轻的语文老师 X。彼时他刚大学毕业,对,中文系。对生活乃至对工作充满了年轻人纯真美好的理想。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三毛讲席慕容,用孟庭苇和苏芮还有齐家姐弟的歌名给我们布置作文题,用王国维况周颐的话点评我们的作文。他教我们收听中广流行网(这里能听到第一手的台湾流行音乐,比它们被介绍到大陆来要早起码三个月),鼓励我们到户外去。他让我们每节课前轮流上台去宣讲新闻,于是我第一时间向大家宣布小虎队即将解散的消息(当时大家都惊呆了)。他从不轻易否定班上出现的早恋,只是告诉我们孩子的爱如何能成长为大人的爱。在三毛死的那一天,他给我们放《滚滚红尘》,然后让我们去雪地里静静待一会儿,去想念一下这个人。
后来我到了高中,接触到的语文老师全是应试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再也没有人像X 那样让我们觉得语文课可以如此有趣,而文学又是多么的让人狂喜且幸福。虽然X 老师很瘦,很情绪化,甚至有点娘娘腔,但我还是认为,他比我高中经历的所有语文老师(我高中有五任语文老师)要可亲可敬得多。
整个高中的语文课我都没有听下去的耐心,我都在自学。我同时还看大量的古文。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数学渐渐荒疏,以至于数学月考居然有几次才刚及格。我坚决要为文学拼上一生,因为我真的在其中体会到了极乐和大爱。
X 老师,那么像《死亡诗社》中的基丁。
《死》中那几个年轻人,在没有遇见基丁之前,一直活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平静里,顺水推舟地成长,会在别人的安排下长成也许自己并不期望能为的那种大人。终将有一天,这种不动声色的平静会变成一种绝望。
还好有基丁,这个在他们生命中燃起诗意,而且比他们燃烧得更旺盛更持久的人。
即使基丁后来被处罚,即使男孩们的生活会恢复如前,但他们的心会从此不一样,梦想和信仰会从此不一样,品格和胸怀也会从此不一样。
他们会朝着自己期望的大人成长,会活出一种激动壮阔的人生。
基丁教会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而我的X 老师——他深深地影响了我那么多年;在高三报志愿时,我是全班唯一一个坚持报中文系的(而且在所有学校中都填了中文系);当我进入全国最好的中文系,却发现这里的老师居然也和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们一样,刻板残忍地条分缕析着片段字词、幽微大义,我真的很失落。而更神奇的是:有一天,在这个全国最好的中文系的办公院落里,居然碰见了X 老师,他说他想考研究生了,希望跟我做校友;再后来,听说他落榜了,依然在原中学教书,但是换到了高中部,成为了一名纯粹的应试教育者。他再也不给学生们读课本以外的闲书,再也不教他们收听境外广播,不会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创意写作(倒是总结了起承转合的高考作文八股式写作了),更是禁绝早恋和一切课余活动了。
嗯,是我错了,我曾经以为他和基丁是一样的,结果终究不是。
离题了,说了太多回忆的事。《死亡诗社》讲的就是一个跟梦想有关的故事,跟诗情和激情有关。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平静的绝望中,诗意的栖居在我们看来总是别人的事,是不可能的事,是需要很大勇气来实现的事,是实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可是,它让我们那么那么向往啊!!!
你的过去可曾遇见什么人,从此改变你的一生?
我相信《死亡诗社》会提醒每一个读它的人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某个时刻,彼时我们懵懂澄澈,善良脆弱,某种盛大的遇见就要发生。
一期一会,有生之年,终得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