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意识里,照镜子总是和爱美联系在一起。我也有一面小小的镜子,它伴随我的学习生活.逐渐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记得这小圆镜子是妈妈在我上初中时给我买的,当时妈妈把镜子给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我看着这小镜子,圆圆的面,红红的框架,一照,里面便现出一张熟悉的脸,我满心欢喜地收下,也顾不得去研究妈妈那笑了。
初中开始学英语时,老师教我们发音。我回家便常常对这小镜子练习口形.妈妈看到这些,常常赞许地点着头,爱逞能的我就更爱这样做了.有时看着电视,也拿出来练一番.妹妹在一旁说:”臭美”.妈妈接过话说:“哥哥这是在学习,照镜子并不都是臭美.”听着妈妈的话,我开始明白了:人照镜子并不都是为了爱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也爱照镜子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常常这样想。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小镜子放在一旁,隔壁客房里的电视机在唱:“美啊美,人人都爱美......”那快乐的音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不由得向小镜子中的我瞥了几眼。妈妈看到了,关了电视机,走过来拿起镜子说:“做作业还照什么镜子!”我满心委屈地说:“不过就看了几眼。”过了一会儿,妈妈语气缓下说:“你也长大了,爱美之心也难免,可是你应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我思索着。
我家楼上住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的脸上长了许多斑点,据医生说,那是胎记。每次碰到她,我都为她感到惋惜,而她毫不在乎,大胆的迎接别人的目光。一天放学回家,正看见年轻姑娘和我妈妈在那里闲聊。我放下书包,看到桌上放着我的小镜子,我想拿开它,因为我知道,象她这样一位姑娘,应该是很讨厌照镜子吧!我用书轻轻遮住了那面镜子,没想到这一举动被这位姑娘看到了,她笑着拿过镜子照着,还轻轻的拢了拢头发,我发现她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很美。她笑着问我:“我来向你借<英汉词典>看看,行不?”年轻姑娘走后,妈妈告诉我,他自学了很多,现在已是厂里的技术尖子了.妈妈又说:“走进他的房间,两件最醒目的摆设就是一架满满的书和一个大的梳妆镜。”我很惊讶,像他这样的人,还爱照镜子?
我提起书包,回到自己的房间。想起一位名人的话: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心灵,外貌,衣着...我拿起我那面小小的镜子,这已伴随我多年的小镜子,我的眼前闪过那练口形的我,做作业时偷照镜子的我,还有年轻姑娘照镜子时安然自若的样子。我明白了,美应该是心灵,外表.内在知识和外在风度的结合,我也明白了妈妈将镜子给我时的意味深长的笑,她是希望我懂得真正的美。这时,我不禁想对妈妈说:您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文章来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兰芝以铜为镜,求得举世无双的妆容;司马迁以史为镜,写下了无韵之离骚《史记》;唐太宗以魏徵为镜,开创了大唐盛世。他们买到了恰到好处的明镜,但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我认为:镜子不用买。
不是吗,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里,就有很多很多“爱心”的镜子:
我的第一位明镜是父亲。父亲是朴实无华的人,感情内敛。我从没听他对我母亲说过“我爱你”,但是就是这样的父亲,用他的行为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在饭桌上,父亲会把剔了刺的鱼肉夹到母亲和我的碗里;半夜寒风起,父亲会悄悄地起来,为母亲掖一掖被角;在幽暗深长的走廊,父亲会牵起我和母亲的手……也许父亲根本不知道庄子是谁,但他却用自己的行为,真真切切教会了我什么是“大爱无言”,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是一面“如何爱人”的镜子,是不需用钱买的无价之宝。于是,在父母晚回家时,我会为他们做上一顿不算丰盛却很用心的晚餐;在他们进门时,我会为他们递一递拖鞋;在过生日时,我会对母亲说一句:您受苦了……
父亲的朴实与内敛,教会了我如何表达亲情;而老师的言传身教,则教会了我如何去爱众人。
班主任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有斑白的头发。她头发漆黑,不见一根白发,精神矍铄。她每天早上第一个来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风霜雪雨,始终如一,大家都以为她身体很好,背后偷偷地叫她“太后”,直到有一天的早上,我们来到学校却没有发现老师,便在那里欢呼没人管,后来有位代课老师说我们不懂事,我们才知道班主任其实没我们想象中的健康,她每天都去医院打针,然后再赶回来为我们上课,一直拒绝住院。昨晚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知,第一次让悔恨的眼泪流过面庞。我们来到医院,看到她还在备课。面对这样的老师,我的心里立起了一面镜子,我们长大了,懂得了要用“敬业”的态度去爱众人——这些开始在我心中驻扎。
人生的路上“爱心”的镜子不需买;人生的路上所有的镜子都不需买。英雄的时代,有闪闪发光的镜子;改革的时代,由激浊扬清的镜子;创新的时代,又神奇莫测的镜子。这些镜子都不需要去买,但需要我们奉献一颗真诚、热烈、执著的心。有心就能发现:镜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