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释放”写作指导及佳作

乍看“释放”这个作文题目,似乎无从下手。但我们可以先围绕“释放”这个词展开一些联想。比如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被限制自由的人重获自由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这虽然是社会的一种特例现象,是社会“有形”的强制解除后的“释放”,但平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被“无形“的东西限制而感到苦闷?有没有过“如释负重”的感受经历?这样稍作联想,写作思路就会泉涌而至,各类素材更是浮现眼前——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理苦闷的时候,因为我们总是要面对微妙的人情应酬和不得已的繁琐事务,就会有一种“不自由”感;同时,我们还时常自我限制,自我囚禁,时而为狂热的理想兴奋,时而被自卑和懦弱的心理折磨„„于是迷茫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也许你有过“释放”的心理体验,也许你一直被囚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正好,就结合自己的愉悦体验或苦闷体验展开构思——可以构思一个故事,通过生动完整的情节展示人物“精神囚禁”的苦闷和“释放”后的轻松、自由、愉悦心理,传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指导人们去“释放”精神。

也可以构思一篇议论性文章,抓住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某个细节体验,由此生发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你当然要透析人们“精神囚禁”的原因,更要思考精神解放的方法„„

总之,不管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构思作文,只要我们从切身的体验入手,围绕“释放”去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就不仅仅是在写作文了,更是在抒写自己灿烂、自由的生命之歌。

【例文】

释放

我站在音乐室门口,看见有人坐在琴凳上弹奏着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午后的阳光在角落洒下,仿佛也在倾听着这些音符。那个女孩在很专心地弹奏着,甚至都没有发现我这个大活人的存在。也许在她的眼中,现在世界上只有她与钢琴,不容许别人的打扰。看得出,她学琴的日子不长,琴音显得很稚嫩。在她的手下,这首完美的曲子变得不完美,而这不完美的乐音却又变得完美。我在一旁聆听着这些反复了很多遍的乐章。听了很久,不知不觉,泪珠竟从眼角滑落。终于明白,她在干什么,她不是在单纯地弹钢琴,而是在用心与钢琴交流。

她在钢琴上释放自己,在与钢琴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乐章。

我却一直无从下手。

回想起自己学钢琴的理由异常简单,甚至让现在的自己匪夷所思,只是因为一个并不熟悉的朋友的一句话── “我觉得你很像弹钢琴的人”。于是,大脑都没有思考,就爱上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钢琴。第二天,就开始了我的学琴生涯。

妈妈告诉我说,你可以在它的身上发泄自己的情感,如果你觉得压抑的话。爸爸告诉我说,你一直练的话,你就会得到解脱,一身轻松。可是,面对钢琴,我并没有他们所说的这种感觉,每天在上面机械化地操练手指,我感到累。也许那时,钢琴对我来说太过庞大,让我无所适从。我能和它干什么呢?我根本就一无所知。它太过唯美,唯美到让我觉得在它身上弹奏不完美的乐章,简直就是对它的侮辱。

因为我的迷茫、疑问、担心和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不再去触碰钢琴。我无法与它分担生命的乐章,无法和它走完漫漫长路。我太过胆小,我再也无法面对它了。因为每一个音符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它们都像在告诉我:“你不够完美,你不够完美„„”本来要让自己释放感情的东西,现在却成了压抑自己的元凶。

我停止书写我的乐章,尽管它还在继续,却再也奏不出美丽的音符。

灰尘一点、一点地在琴上积累,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我擦拭得一尘不染,惟独摆放着它的角落显得那么阴暗。我尝试着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释放自己,释放出我压抑已久的心情,但是实际上却是我在用同一种方式压抑自己,我在逃避自己的不完美,我没有勇气面对那声声琴音。

琴声戛然而止,我猛地惊醒。那个坐在琴凳上的女孩向我走来,冲我微微一笑,指了指那架钢琴,慢慢走远。望着她的背影,好久,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向钢琴径直走去。坐在琴凳上,抚摸着黑白交错的琴键,我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心跳,久违了的感受。我没有迟疑,敲下了第一个音符,乐章重新开始了一段心的旅程。乐章从来就不是完美的。因为人们心的投入,才渐渐有了色彩──儿童时的天真,少年时的迷茫,青年时的激荡,中年时的稳重和老年时的安然。这才是完美的乐章。

我动情地弹奏着我的乐章,我知道了我要追求的东西,我所想要的只是一种快乐,一种释放的快乐。阳光依旧在这个角落轻轻洒下,倾听着我的琴声,我带着释放的激情与快乐,和钢琴一起谱写属于我的乐章。

【点评】

文章选取的只是非常平常普通的校园琴房一景,由一个女孩子比较稚嫩的弹琴引起“我”的联想和感悟。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符合“释放”的心理展示要求。全文语言流畅,真实的个人体验使心理描写达到了细致传神的境界,足以引起所有喜欢或厌倦弹琴的孩子的共鸣,也足以引起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反省。显示出作者比较深厚的写作功底。

这篇习作试图向我们揭示这样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从一开始就追求至善至美,我们就会陷入精神的困惑,从而自卑而迷茫。而一旦我们关注生命的历程,关注自我心情的释放,即使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很幼稚,我们也会感到享受生命的快乐。但是,作者显然还没有充分把握“释放”与自己心路历程的逻辑关联,结尾的所谓快乐“释放”显得有点单薄,还不能够准确揭示享受生命的意义。

释放

南水村是个僻静悠远的地方,那里的闭塞落后已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道深深的鸿沟。茫茫的长烟落日,梯田里疯长的蒿草,低矮屋檐下披拂的残破灯笼。这里是没有生气的囚笼,锁住了一切高远的幻想。

阮儿最常做的事是呆在自留地里割草,在那儿可以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她芳龄十八,年华当好,只是白嫩纤细的手上不经意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老茧,像后院新生的小杨树上未褪尽的皮。安静的夜,阮儿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读着不知年代、遗失了封皮的书。她稚嫩的心此时又起了一阵阵悸动,像颤抖的小鼓点儿。透过霉斑凸现的书页,她似乎到达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那里没有“突突”响的“拖拉机”,有的是令人迷醉的流光溢彩的不眠夜,更重要的是,在那拜占庭风格的校园里,有长裙曳地的女生捧着书本在洁白的大道上。她立刻想到了三公里之外的那破旧衰败的校舍,讲台上不知所云的讲师。她微微皱了皱好看的鼻头。有什么东西在她心中壮大、繁荣起来。

风有风的声音,水有水的呓语。当阮儿站在A 城的路口,耳朵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嘈杂声响,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嘴角无法抑制地往上扬。

就这样,她来到了城市,兜里揣着父母含辛茹苦攒下的五千元,颇有些分量。白天,她穿梭在各个小吃快餐店,辛苦地经营生活;夜晚,她埋首在课本里,奋笔疾书,她心间的那棵幼苗一天天地发芽、开花,不歇息地一直向上生长。不久,聪慧悯敏的她考上夜校。靠着每年的奖学金,她顺利地读完了大学。

A 城确是富饶的美好的地方,把阮儿这样一个无知的乡下妹子塑造成了新时代的知性女子。她拥有了一个月薪上千的工作,学会了在有巨大透亮的落地窗的咖啡馆里品拿铁。她应是满足的。

母亲从家乡寄来了信,那四分五裂的字却像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侵透了她的心。在石头森林里生活的这些年,她似乎麻木了。但母亲那幼稚却温情脉脉的话语,此刻是真切地剜进了她的心里。她想念起家乡,即使是那水草纠结的一潭死水,白茫茫的没有云朵的天空,此刻却成为了她心底最可爱最亲切的事物。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一直在她脑海里晃悠,已经似有些不真实了。她想念起了那惨败阴霾的校舍,孩子们常年不褪红晕的脸蛋,那些纯澈透亮的笑脸。那些美好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吧,昼出耘田,夜息农舍,一辈子便在牲畜和稻谷间挥霍掉。她热爱的家乡将永远以这样一种愚昧的姿势颓败下去。她心里隐隐作痛,向窗外霓虹闪烁的夜市望去,那是一片朦胧却又鲜明的美好。她忽然之间坚定了一个信念,她感到生命像一条锦绣长卷那样铺张开来,她沐浴着阳光,昂着头挺着胸脯在这条路上走着,从未有一个像此刻的她那样高大,坚不可摧。

第二天,她辞了工作,收拾行囊,决绝地离开了这个绚丽的大都市。她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所小小的校舍。现在她微笑着战立在讲台前,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清澈无瑕的眼睛。她回到了原点,但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她感到自己的生命从这一刻真正开始释放;她感到希望,正无可抑制地以蓬勃的姿态飞速地降临他们这个贫困的村子,飞进课堂,在孩子们的眼角眉梢绽开花,热烈地盛放„„

【点评】

这是一篇近于小说的习作,作者虚构了一个山区的女孩子阮儿勇敢走出山区重塑自己,成功后又回到山区的学校从教,试图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故事。作者虽然没有山区生活的体验,但是对于阮儿的心理感受把握的还是不错,其中阮儿家中读书一节和收到母亲来信一节的心理描写相当细腻真实,给读者一定的震撼力。全文语句流畅,不少地方使用短句凝炼而深刻,显示出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但是,也正因为作者缺乏山区生活的体验,缺乏对农村孩子的了解,一些地方的想象过于简单化、理想化。更为重要的是,全文虚构的这个故事无论从情节指向,还是详略处理的意味来看,都不是揭示“生命释放”这个主题,而是表现一个山区女孩的理想追求。严格地讲,这篇文章如果使用在“心灵的选择”那次全国高考作文中,才是最合适的。因而,本文的立意谋篇与作文题目的要求有点相偏离。好在作者文尾点到“释放”,并有对生命意义思考的指向。

释放

年,我已经过得麻木了。这种麻木并非是一种厌恶,而是过年之于我早没有了任何特殊含义,很多事情在我看来仅仅流于一种形式。

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是不是悲哀且幸运的一代。爸爸、妈妈总是在我耳边提及他们小时侯过年的场景:一年一次的红烧肉,一年一次的新衣服,几块钱的压岁钱,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之于他们却是一年的企盼与憧憬。这是我们的幸抑或是不幸?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对过年早已没有了那么多企盼与憧憬,在我们学生的眼中这仅仅是一个寒假中唯有的几天放纵,在大人们眼中这不外乎是劳累的工作日之间的一次歇息。当过年的七天假也被当作“黄金周”来看待时,过年是否也从原本的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逐渐淡化甚至转化为简简单单的假期了呢?如果物质性过年的不复存在使得“年”也不复存在的话,之于中华民族,这无疑是最沉痛的打击,最大的悲哀。

我期望的是我们精神上的过年。因为只有精神的存在,才能消除我们对文化失去的恐惧。我一直在探究从前的过年较之今天的过年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就在鞭炮响起的一刹那,我的脑中仿佛有个模糊的概念在逐渐成型,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我开始赞叹中华民族的坚韧,那种勇度困难时期的坚韧。一年的苦难咬牙坚持下来,只为了过年那几天企盼的实现与精神上的释放。爸爸妈妈,还有无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在文革──这个给中国人带来巨大苦难的时期,用着他们的坚韧支撑了一年又一年,过年之于他们是心灵的灌溉,被压抑着的痛苦的释放。“年”伯伯说:“为了让你们不对自己绝望,也为了你们的企盼,我把这几天放在这一年里,让你们的灵魂得到解放与超脱,让你们享受、释放几天的快乐。”过年是人们在苦难时期对于美好事物向往的象征,过年是人们在辛劳一年里的唯一几天的自我放逐,过年是人们坚韧的血液中仅有的一次释放与放纵。只要人们仍有希望和向往,过年它的名字就叫不朽。只要人们还有着龙族的血脉与传统,过年还有它的小名叫永远。

这一年一次的精神释放,是我们的祖先给予我们对坚持困难的一种奖励,是人们为自己的快乐找寻一个出口,释放心中隐忍压抑的痛苦。

我爱着这种对于过年的最新的诠释。

我们的精神过年,亦是生处困境也能拥有的梦想与信念、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自强不息、血脉中流淌着的叫做坚韧的血液、对自己的唯一一次的释放与纵容。

它永垂不朽。永垂不朽。

【点评】

“现在过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是大多数国民的一种感觉,但大家也只是这样感叹,并没有深思下去。本文作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从大众的平常感叹中展开思考,开掘出新意。她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中为我们诠释了“春节”的另一种涵义:“过年是人们在苦难时期对于美好事物向往的象征,过年是人们在辛劳一年里的唯一几天的自我放逐,过年是人们坚韧的血液中仅有的一次释放与放纵。”由此,当物质性的过年开始失去实际意义时,保持“精神过年”就成为文化不朽的核心。

这一思考发常人未见之见、未言之言,洞悉中华文化的本质,使我们在文化的层面再次高度认同民族的精神,再次把住民族的血脉!而这一思考出自一个中学生的笔下,就更加令我们为作者的深邃思辨感佩,也令我们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全文思路清晰,字里行间饱含感情,不少充满哲理的语言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