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靓丽的高考记叙文

     

    ——  高 考 记 叙 文 写 作 技 法 指 要    

      

    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  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  作文,为各界人士交口赞誉。但在那些高考满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们发现越  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兑现成了“文体自创”。当然,真能够创造一种新颖的文体那  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不少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  一些“散体文”、“杂交文”。记叙文是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步学写作文时就开始练习的文  体,应该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应手的文体。然而,很多高考记叙类作文,记事不知事件经过,  难懂来龙去脉;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人物形象。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  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艺术再现,作文就可以写得极具个性神韵。下边我们  来谈谈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对你写作记叙文有实际的帮助。 

    (一)  以形传神写肖象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  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  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  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起笔来  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  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  来。先看下边的例子: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  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  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鲁迅先  生从头到脚却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  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冒现在读者的面前。使春成为典型,成为唯一的人。可见,要写好  人物肖像,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下边举例介  绍几种基本的肖像描写方法,以待启发。 

    1  、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果真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望见  生人,遍室张皇。”(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短短数语,把一个绝色少女的温柔、  深情、差涩以至于手足无措的神情举止描绘得形象生动。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  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  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赵树理《小二黑结  婚》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嘲讽。) 

    2  、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眼掀  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  中亦不悦。” 

    孙权、刘备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人  主”,二人见了庞统都心中不悦,以此突出庞统相貌之奇丑。同时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  之意。 

    3  、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吴荪甫和赵伯韬决战前做了一个恶梦,  醒来后)无意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吴荪甫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  (茅盾《子夜》)从来不肯认输的吴荪甫,此时已是个内心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和以前判若两  人的人了。 

    4  、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  不同特点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篾洛夫即是一个“变脸”  的行家,惯于见风使舵。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黛一方面前、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  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更得脸谱变化的精神,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  淋漓尽致。 

    5  、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  一特点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    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  胜千里的气概。一部小说说下来,孔明的指挥若一,飘然仙仙的神情仪态,早已深深印在读  者心目中了。 

    6  、工笔细描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  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劲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  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  梳 到 后 面 , 还 保 持 着 昔 日 的 丰 采 。 在 阳 光 下 , 他 的 脸 呈 着 银 灰 色    -------  ”(曹禺《雷雨》)。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详细周全,  由表及里,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信、自负的深刻印象。 

    7  、简笔勾勒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  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鲁迅《药》)。几笔勾勒出一个  混混样的刽子手形象,尤其以玄色醒目,满身杀气。 

    8  、侧面渲染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罗敷之  美,尽在读者的想象中,你想他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连耕田犁地的农民都给她耽搁了工  夫。 

    此外,还有对比描写,比喻、拟人、夸张手  法的描写,与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相结合的一些方法,留与我们在文学作品去感受、学  习。 

    (二)  只言片言尽显人物精神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  学本身即是语言的艺术,它是靠语言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本来包括人物的语  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我这里谈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  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  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  的体现。 

    那么,常用的语言描写技法有哪些呢?下边  示例说法。 

    1   、只言片语勾轮廓   

    有时塑造人物只选其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  他的性格特征,袒露他的内心世界。如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笔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他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这里,通过他和佣者的对话,寥寥几笔,就把他的“鸿鹄之志”  表达出来了。孙犁《荷花淀》:“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  里怎么办?’”丈夫一贯积极向上,这次又第一个报了名要上前线,女人的识大体,生小怨  的复杂心理活动一句话便写出:先是一个陈述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生出一疑问,表  面是说家庭的重担将一个挑,实则骤别的依恋油然而生。人物质朴鲜活,栩栩如生。这类例  子,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阅读时你去细细体会。 

    2   、间接描写人景物   

    有时写人物,不从正而或直接描写,而通过  他人的言语,现出人物形象。如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为应付太守的企求,尽情夸耀勾勒  出一位风度翩翩,地位显赫的夫婿形象。罗贯中《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四擒孟获后,放回了  孟获。孟获求救朵思大王。朵思献计的一大段话,间接而全面地介绍了山阴洞的地理环境:  山险岭恶,道路狭窄;毒蛇恶蝎,烟瘴毒泉遍布。因而鸟兽俱无,人迹罕至,这是借人物的  语言在描写诸葛亮五擒孟获的险恶环境。 

    “变色”嘴脸现原形同一个人物在前后说出  了不同的话来,表现出判若两人的形象。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对同样一只狗  而前后大相径庭的言语描写,这就这样方法。还有《范进中举》中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后截  然不同的言语及态度,《制台见洋人》中媚外欺下的制台变脸谱式的语言和表演等等。   

    3   、一样言语多样说   

    针对同一事物,不同身份地位,经历个性的  人在传达自己的情意时,语言各具千秋,各显个性。如《水浒传》中写众人拥护宋江做寨主  时各自的语言就极富个性。卢俊义:“兄长枉自多语,卢某宁死,实难从命。”吴用:“兄  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右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的心。”李逵:“我在江  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会让来让去,做甚鸟!我便  样将起来,各自散伙!”武松:“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庭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如何  肯从别人?”鲁智深:“若还兄长推让别人,酒家们各自撒开!”这些人,有的委婉含蓄,  有的显露火暴,即使鲁莽也各不相同。 

      4  、用叙述的方法写语言   

    这种间接手法笔墨经济,省却烦琐对话,用  精炼语言突出人物特征。如鲁迅《祝福》中:“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  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朱自清《背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  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也变对话为直接叙述。 

    此外,还有与其他描写配合运用进行语言描  写的方法,辅以说话人的语调、神态、肖像等,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在语言描写中,有三种引用的形式,不可总  是“某某说”、“某某说”地一说到底。下边举个例子,一并注意标点的变化。 

    1  、小战士批评似地说:“这  可不行,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2  、“这可不行。”小战士批  评似地说:“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3  、“这可不行,这样毒的太  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儿就晒爆皮了。”小战士批评似地说。 

    请你学会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灵活说话。   

    (三)  举手投足见性情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  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史上的“六大才子书”  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支  伤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见,行为描写与  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  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  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边举例谈谈行为描写的一些技法。   

    1  、具体描写人物的连贯动作   

    《水浒传》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武松  打虎”:“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  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晴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这里写虎亦即  写人,虎越厉害,越显武松勇猛。打折哨棒直叫人惊出汗来,直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才叫人松下一口所来,看见武松的勇猛无比。 

    2  、人物行动对比着描写   

    鲁迅先生的《药》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刽子  手和华老栓的动作摹写得生动、亲切,让人一见难忘:“‘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  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  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  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转身去了„„”两相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华老栓胆怯、麻木、和善的神态,康  大叔凶顽横暴、贪婪的嘴脸。 

    3  运用特写镜头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写老孙头被选中的马  摔了又恨又爱的复杂心情,就是通过影视剧中类似特色镜头的方法完成的。“老孙头起来,  跑到柴垛子边,担根棒子,撵上儿马,一手牵着它的嚼子,一手狠狠地抡起木棒子,棒子落  到半空,却就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再看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懒惰成性的奥  的特写:“他足足躺了半个钟头,为这个打算而苦恼,后来觉得喝了茶再干也还不迟,可以  照样在床上喝茶,况且躺着思索也并不碍事。他就这么办了。喝了茶,他坐起身子,差一点  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了几眼,甚至从床上伸下一只脚去,中是立刻又把脚缩了回来„„”  令人发笑的懒汉形象就这样定格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4  、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  却只写了三拳。第一拳从味觉方面设喻:“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  来。”第二拳从视觉方面设喻:“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  三拳从听觉方面设喻:“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个  比喻贴切、生动,鲁达的力大勇猛和嫉恶如仇淋漓写出。又如《骆驼祥子》中写暴雨下的样  子:“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  逆水的大鱼„„仿佛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逆风拉车中的样子健壮勇猛,却又悲苦艰辛,  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贴切道出。 

    5   、矛盾冲突中写行为   

      老舍先生说:“说一个人勇敢,须在放炸弹  时试试他。”写武松勇猛无比,就得让他过景阳岗,遇上猛虎。否则,写他如何遇上一只恶  狼,也难写武松神威。何九叔处于西门庆和武松两大力量的夹缝间,谁也不敢得罪,所以他  给武大验尸时:“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他胆小、事故、机智、善变,关  键时刻他不惜忍痛咬舌来装病避祸,其性格在这场尖锐的斗争中展露无遗。 

    6   、侧面烘托写人物   

    《三国演义》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  影,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便涉、潘凤,及关羽出战时,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  而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又如《陌上桑》写较敷  之美,不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  他们的行为使罗敷在人们的想象中有多美便有多美„„ 

    学着这些方法,你也试试吧。 

    (四)  洞幽烛微绘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  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  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  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许多独特的作用。  它可以表现人物的面貌,如:“‘夜里写文章’。奥勃洛摩夫想,‘那他什么时候睡觉?„„  尽写尽写,要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要  出卖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要戕害一个人的天性„„要象一个车轮子,象一架机器一样,尽  写,尽写,明天写,后天写;假期快到了,夏天临近了——他还非写不可!什么时候他才可  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冈察洛夫用铺陈心绪的手法,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天无所事事、  苦思冥想和懒惰成性的寄生虫形象。他认为夜里写文章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幸”。心理  描写还可以透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际关  系情节发展趋向,和反映生活本质,突出作品主题等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    Q  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穷困潦倒,  却幻想着“先前阔”过,“我的儿子会闹得多啦”(其实连丈母娘出生与否尚未可知);他分  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  嘲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绍几种  常用的心理描写技法,希望对学写作的人有所裨益。 

    1  、人物独白展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