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心鹜八极——作文审题之联想法

  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题目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往往比较单薄,需要我  们来填充和丰富、挖掘和拓展。审题的过程,也就是使单薄的题目变得丰盈、充实的过程。  联想,是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方法。        陆玑在《文赋》里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  思傍讯,心骛八极,神游万仞。”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联想,就是联系和调动生活积累来表  情达意。面对材料,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使沉淀的信息复活,使昔日的储备浮现,从而形成  一种清晰的观点,注入笔端,写成文章。

       联想,首先需要具有一个引起、展开的依据,它是  这种思维活动的“一端”。由此而想到的相关事物,或是其他的东西,就是思维活动的“另  一端”。作文题目给出的信息,这就是联想的“一端”,我们可以由此张开联想的翅膀,充  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由给出的材料联想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第  三者”,将给定的材料纳入自己彀中。这里的“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反”的逻辑关系,就  是联想的链条或纽带;这里的“第三者”,就是联想的“另一端”。“另一端”的内容是自  由而广泛的,可以是自身经历,可以是社会事件,可以是历史典故、人物传奇、名言警句、  诗词曲赋、流行歌曲,甚至可以是相声小品和电视连续剧,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例如,请以“只缘身在此山中”为话题作文。对于  给出的“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材料,我们首先会想到诗句的出处,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但是仅仅这样联想,  对充实和丰富题目信息还远远不够,得出的论点也比较平庸。如果继续联想,我们能想到更  多:“智子疑邻”“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两个联想使我们的视野大大拓展了,思维也从诗  歌本身转移到了生活领域,并且不难得出“警惕自己的思维局限”“知足常乐”等作文主题。  进一步联想,我们可能还会想到那英的《雾里看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  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从歌词当中,我们能想到“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看清自己”这样的主题。再进一步联  想,我们还能想到孔子的“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作文的主题从认识世界转移到了怎样知人、识人上,写作的视野更加广阔了。

       经过这样一番联想,你一定已经完全打开了思路,  有下笔千言的冲动了吧?

       那就小试牛刀,以“生活中的加减法”这个题目为  例,展开联想,看看能想到哪些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