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年,四川卷考的是标题作文——《一步与一生》,这个作文旨在考查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年,四川可能考新材料作文或者具有弹性词语的作文。新材料作文,因材料会给考生洞开许多思考的维度,故被很多省份选用。但真正有意义的新材料作文在于它能给考生思想上的触动,试题的命制者与考生能达到思想上的共振,让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懂得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休憩,在自己灵魂的城堡放歌。
在这里笔者讨论的精神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它包括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它由三个层面构成。
其一、尊重人。宽容人、尊重人的利益、尊严、感情、愿望、想法等,这也符合“文学是人学”的观点,高扬对个体生命尊重的旗帜。
其二、关爱群体、国家、民族。具有文化使命感,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视这个层面,比如孟子所倡导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践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所说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些都表明个体生命忠于国家和民族,甘愿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适当时候作出牺牲。
其三、瞩望未来。既要关心个体、群体、国家、民族的利益与眼前的遭际,也要关心个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关心生命个体与群体的精神状态,呵护其内在的灵魂。
精神永远比肉体重要,人如果缺乏精神的涵养,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着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先驱者高擎着精神的火炬来烛照人们前行的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人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句子深刻隽永,犹如种子悄然种进读者的心田。这个社会需要独立的思考者和批判者,但当下,很多考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引下,呼啦啦地朝分数飞奔。人云亦云者多,独抒己者寡。考生的精神成了一片荒漠,了无生趣。即使有老师在课堂上讲《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境界》《漫话清高》等,但因这些课文不能给考生直接带来分数被一些学子人为地过滤掉了。更有中学教师带头不讲,认为讲了也是白讲。比如高中第五册的西方小说单元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讲,认为费力不讨好。
人文精神的种子,很多时候是老师和同学在高考指挥棒的挟持下把撂在一边不管。“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丰富的安静。我在想,语文测试越来越功利,你指望学生能真正安静下来品读一些人文经典吗?恐怕那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讲《人生的境界》,发现下面有学生走神,走过去提醒,他反问道:“老师,我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再说,你讲的高考也考不到”,我沉默,我无语。
按我的理解,高三语文教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能为学生奠基,播种精神的种子,但学生高考成绩一般。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瞧不起这种老师,认为他们讲课太随意,太漂浮了。但多年过后感觉到这种教育很有用,反过来对这种老师充满感激。其二、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为他们进入大学作出不朽的贡献。高中阶段,这种老师最让学生佩服,被奉为中学里的名师。但一上大学,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卡夫卡、贝克特、王小波、穆旦、北岛等,才明白自己原来只不过是一台检验合格的高考机器而已。未来的人文之路还远着呢,要弥补的东西还太多。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浩瀚无垠的星空使哲人康德获得深刻的启发,熔铸一颗崇高、清澈而智慧的心灵,拥有与星空相对称的伟大的灵魂。一旦我们切断了与星空的联系,就会沦为物质的浮生动物,我们生命的内核将会越来越远。
回归精神追问的作文命题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正途。它能指引中学教师和考生关注自己的精神家园,思索自己的灵魂城堡。这种命题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在做大胆尝试。比如 05 年湖北卷《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06 年山东卷《仰望星空》,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等。下面,笔者推荐一个具有考查学生精神层面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
从前有个国家,境内有一眼泉水,名曰“狂泉”。国内的人吃狂泉的水,没有一个不发狂的。只有国王不吃狂泉的水,没发狂,言行举止都很正常。
可是,发狂的人认为国王没有发狂是得了发狂病。于是,大家商量,一定要为国王治发狂病。他们冲进王宫,把国王捉住,摁倒在地,用艾火烧,用银针刺。
国王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只好到狂泉舀了一瓢水喝下去。国王刚喝下狂泉里的水,便发狂了。
于是,这个国家君臣上下没有一个不发狂的。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兴。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对这则材料、该先引导学生读懂它的意思.再用简洁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它的意思是:国人因饮“狂泉”而发狂。又迫使国王发狂。然后再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国人发狂是不正常因行为,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正常,反而把国王的正常认为是反常。由此概括它表现出来的一般意义,即不正常的东西如果成为一股潮流就会改变一切。再深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要使行为正常、不畸形,只要意志坚定,远离畸形,那么被同化的危险性就小些。那精神畸形呢?它如果形成一股强大的习惯势力,就具有惊人的同化作用。它会从思想上、精神上改变人、改变社会,使社会步入不正常的轨道。可见,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往往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跃进”“文革”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畸形思想进行持久的、不折不扣的斗争。
如果单从作文命制的角度讲,弹性词语的作文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聪明的试题命制者会有意识地把考查学子的精神勾连起来。作文的词语具有弹性就决定了作文立意的可以多角度。比如成都市08 级一诊作文《种植阳光》,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这个具有弹性词语的作文。
作文题目
请以“种植阳光”为题写一篇800 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
首先,本次作文是命题作文,这沿袭了07 年四川高考作文的模式。要准确理解本次作文,就得阐释一下“种植”和“阳光”的含义。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05 版)的解释,“种植”:把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把植物的幼苗栽到土里。“阳光”:日光、积极开朗且充满青春活力的。按这种解释不可能理解为把阳光种或栽在土里,看来“阳光”这个词得仔细揣摩,认真玩味。从构词的角度来看,本次作文属于一个动宾词组,“种植”是施事者,对象是“阳光”。在行文时一定考虑怎样去种植阳光?为什么需要种植阳光?种植阳光有什么好处?这就关涉到对“阳光”这个词的理解和处理的问题了。实际上,成都08 级“一诊”作文是很有出彩点的,功劳得益于“阳光”一词的多义性和灵动性,让本次作文内涵丰盈,思维的空间广阔。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像07 年安徽高考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其中,“春光”亦实亦虚都行,但最好在写作时避实就虚,把“春光”理解为“孝心”“温暖”“亲母之爱”等。故此,本次“阳光”可理解为“信心”“健康心态”“笃定信仰”“无私奉献”等。看来,本次作文在行文时不宜写实,要写出“阳光”的象征和比喻义。在谁的心里种植呢?既可以在他人心里,也可以在自己心里。当下,人类可以上天揽月亦可下海擒鲸,但就是忽视了对人这个宇宙的探索,很多人内心阴霾,需要阳光来驱除黑暗,照亮未来,温暖人心。
从作文命题来看,全国作文命题的共同倾向有两点:其一,命题不提供现成的主题,从根本上看,已经不再是主题限定性命题,而是接近无主题命题。其二,关键词语具有多义性,为自主立意提供想象的冲击,以经验的号召和思维的触动为特点。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话题作文,关键词一定要具有弹性。比如前两年的“面朝大海”“北京的符号”“我想握你的手”以及去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怀想天空”等,具有弹性的词语有:大海、符号、手、坎、天空。本次成都08 级“一诊”作文大胆借鉴了这种命题思想,创设了一个具有弹性的词语——阳光,让本次作文内涵是多元的、丰富的;空间是延展的、灵动的。这样就为考生洞开了写作的大门,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当然,本次作文也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考生如果不懂得“化实为虚”的为文技巧,空泛地谈阳光问题,那真有老虎咬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