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高考作文是顾城的一首 诗,叫做一代人,顾城还有另外一首,忧天,他作为作文材料确实还有一个意义,看看这首 诗,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会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
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这几年 福建省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一是强调思辨性,材料多能引人进行哲理性思考,二是强调文 化、文学性。遗憾的是,往年给出的材料往往没有观点,今年的诗歌材料主题倒非常明显。 不过他也提到,今年作文题的亮点在于“诗意”,这首诗文学色彩很浓,适合鉴赏,有美学 造诣。尽管这次的作文材料是一首诗歌,但却要求学生不能写诗。限制诗歌是有一定的道理, 应该严格把中学的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高考不是选拔诗人,我们中学教育也不是要培 养诗人。
以诗歌作文作为材料,需 要大家有非常好的审题能力,立意的角度可以更宽泛一些。选择“扎根地层”、“脚踏实地” 等立意,是比较安全的角度。但是,如果学生从流星的角度入题,比如,选择做一颗流星, 光芒短暂,但拥有自由,可开创属于自己的美丽,这可能更能表达出十七八岁的孩子所具有 的热情。对考生来说,能否透彻、到位地理解材料的深层意义,决定了其作文水平的高下。 一般考生可能会关注到流星与树根、天空与地层、理想和现实的这几组矛盾冲突。层次高一 些的考生会关注到流星如果没有地球引力,在空中就会无依无附,没有束缚(“自由”)的 代价是没有归属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 如果只看到流星,没看到状态、原因等对比,或与材料有所偏离,写不出高分作文。只有贴 近材料,全面还原和揭示材料的多对矛盾,分析、思考得更为深入,分数才会更高。 ( 冠华作文网 )
2.【点评】
材料是诗歌类的,字数不多, 文字不深,蕴涵的道理深入浅出,阅读不存在什么难度。简洁明了,文彩飞扬,既考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也考学生的现实认知能力。作为一道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题,显得非常典型, 因为隐含的关系单纯明确,头绪并不复杂,容易把握。关系原型是“天宇”(或“夜空”) 与“地球”(或“地层”)。前者在上,可以“仰望”;后者在下,可以“深深地扎进”。究 竟应该仰望“夜空”,还是应该扎进“地层”?诗人选择成为“一段树根”而非“流星”, 因为担心“无依无附”而离开地球。无疑诗人倾向于“下”。考生可以从关系原型走向关系 同构:自由要有制约;作家的想象不能离开生活基础;理想必须附丽于现实;领导干部的宏 伟规划和工作蓝图,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与其在办公室唱高调,不如扎扎实实地下 基层、走基层;领导的眼光不能朝上看,要朝下看,朝群众看„„
当然,诗人的做法可以引起考 我们的同情、赞赏、支持,但是不是也可以被我们辨证地反思——既不做“树根”,也不做 “流星”,而做既能在高处而又不失约束的“树梢”、“山顶”?
从诗歌的内涵看,就是我们要 有根,没有根就容易飘飞,有了根,我们就能扎根地球,不容易飞走。作为中学生,我以为 可以结合要多进行社会实践,要深入生活,要学会吃苦耐劳等方面写作,当然也可以从学习 要注重基本知识,不能好高骛远等方面展开。这也是入题容易出彩难的题目。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 文。( 70 分)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 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 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文。
要 求 : ( 1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 ) 角度自选;( 3 )立意自定;( 4 ) 标题自拟;( 5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