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解析及名师点评·安徽卷

    今年安徽省高考题目属于思辨  性的作文题目,考察考生的思维水平,与往年作文题相比形式较为新颖。这则材料的审题,  要抓住材料中“一般人”“已经发生”“梦想”“为什么不能”这四个关键词,仔细审读:  “一般人”应该是说话人也是命题者所否定的,“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的事物,“梦想”  一词则是最关键的中心词,也是这个作文题的题眼,广大考生应该要牢牢抓住,反复出现,  “为什么不能”则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如此一来,这个作文题的较  好立意,我们就基本可以把它确定为“勇于创新,敢于梦想,成就精彩人生”,这个立意应  该是既比较符合说话人萧伯纳的原意——他的作品就以富有理想主义而著称,也比较符合命  题人的引导意图——当今社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梦想和创新都是比较缺乏而又必不可  少的。当然对于这种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角度是比较多的,比如大胆合理质疑,换个角度思  考等等,应该都是可以的,不过恐怕不一定是最佳的一类立意。 

    根据   “选好角  度,确定立意“的要求,可以分别从前者、后者中任选一个角度去阐述,也可以对二者进行  比较性的论述。材料提供者尽管对立意角度未作任何倾向性的暗示,笔者以为作为高考作文  的立意角度,当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为上  ;  从萧伯纳的“我”  是对未知事物的思考来立意,就比较容易在大脑中搜寻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进行说理。普  通人看到的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萧伯纳却把思考、思路放在梦想上,放在对没有出  现过的事物的遐想上,放在为什么不去追求与现实不一样的梦境和理想上。这和习近平总书  记所提出的“中国梦”有某种契合点。延伸下去就是不要只盯着眼前的现实,要敢于做梦、  追梦、圆梦  ;  当然这就需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这种思辨  性作文题会引导学生认识到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思想性,而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文艺腔”  就 可 以 成 就 一 篇 好 文 章 的 。   (   冠 华 作 文 网    ) 

    2.【点评】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题目,我  并不知道如何下手,相信也有很多考生与我有一样的想法。肖伯纳的话究竟该如何理解,是  关键中的关键,如果理解错误则意味着文章跑题。我以为这是今年作文题中最凶险的一题。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这是一道坑学生的考题。那么究竟如何看这道题呢?我想,肖伯纳  的话的意思应当说是,人不仅要站在过去,更在站在未来。人要追问过去,更要追问未来。  人要多为梦想做准备,而不是抓住过去不放手。这是一道如何对待过去和如何创造未来的话  题。 

    按照考前复习的惯例,不少教  师要梳理一下时事热点话题,突出“中国梦”。可是题目揭晓后,大家都没有发现“中国梦”。  可是,你是否知道,安徽卷作文题虽然未直接提“中国梦”,却巧妙地包含着梦的影子。这  是十八道题中惟一提到“梦想”二字的题目。是梦想,当然就指向“从未发生的事情”,当  然需要梦想者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就是“我能!”那么,  “从未发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考生既可以从宏观方面来写,比如体制改革、民族复兴,  也可以从具体方面来写,比如草根成名、学子成材、寒士成为  CEO    等等。 

    但难能可贵的是,命题人在引  用萧伯纳的名言后并没有加以评价,这实际上就把这句名言中的两种价值观都和盘托出,让    考生自己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容忍和鼓励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与“为什么不能这样?”相反  的是,有的人爱追问“为什么会这样?”这里,实际上又包含着两种情形:一是“为打翻了  的牛奶瓶而哭泣”,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往往懊恼、后悔、不能释怀;一是勇于解剖问题,  善于总结教训,悔过以自新,能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所以,考生完全可以跟萧伯纳叫板。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