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生活的美景
—— 中 考 写 “ 景 ” 类 作 文 专 题 训 练
【学习目标】
1.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 捕捉景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考点聚焦】
1. 描写某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2. 刻画某 一自然景物的情态。
3. 描绘某一地域风貌的状况。
4. 展示某一季节时令的风采。
5. 记录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
6. 展现观察人文景观的过程。
【知识累积】
写景文是指以描写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自然环 境等为主的文章。
自然现象、自然环境通常指季节与时令的变化、 大地山川、日月 星辰、风 云雨雪、花 草树木、地 域风貌的形 态或状况。
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对比写景法。运用对比的表现 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几年前的一株零丁的 藤萝同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对比着写,表现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时代特 征;《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 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2. 拟人写景法。运用拟人的表现 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 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 山泉、白云、瀑布、悬崖、峡谷、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一 个个与之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3. 比喻写景法。运用比喻的表现 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如朱自清的《春》,文中分别用“火”、“霞”、 “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针”、“细丝”喻春雨,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喻春天,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 百花争艳,春的 美景、春 的气息、春 的声响都一 一刻入读者 的脑海里。
4. 动静结合法。景物描写要动静 结合。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 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 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 切心情。
5. 简笔勾勒法。也叫“白描”, 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 乐无穷。
6. 细笔描 绘法。也称工笔描绘,即注重细部的描绘,表现其独有的特征。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 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进行细致的描绘,表现白杨树的正直、团结、向上、质朴的特征。
7.
综合表现法。即综合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来描摹景物的特征。写景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 手法,或调动多种感官多侧面多层次地反复描绘。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调动视觉、 味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写潮来时的情景,这种先声夺人之势,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 欲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绘百草园美丽景色,写 得有声有色有趣。有时甚至还将某一种感觉转化成另一种感觉来描写景物。如宗璞在《紫藤 萝瀑布》一文中写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 般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以视觉写嗅觉,把虚幻的芳香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 卓 越 思 维 】
怎 样 才 能 写 好 景 呢 ?
1 .抓住特点。也就是要 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观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按照“整体——局部 ( 重点观察部分 ) ——整体” 的顺序进行,不但要观察景物的静态,还要观察它的动态,抓住它的特征。景物的特点是客 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 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从地理因素讲,高山、平原、荒漠,都是风姿迥异,即使 同是风、霜、雨、雪,江南塞北也各有不同。就时间因素讲,一年之内,春、夏、秋、冬的 景色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季节,南国北疆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 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2 .写出层次。确定了特点,还要 按一定顺序描写。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写景的文章,通常是用第一人称“我 ( 作者 ) ”观察的顺序描写, 或按观察点的转变和时间的先后去安排。如果是固定观察点,可按空间顺序来写,也可按时 间顺序描写,还可以按作者的行踪线索来写。如果是移动观察点,一般是将时间与空间的顺 序结合起来写。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或先静后动、或先动后静、或 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还要注意把听到的、看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想到的按 某 种 顺 序 多 层 次 地 表 现 出 来 , 给 读 者 以 全 方 位 的 感 受 。
3 .融入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自然界中“景”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可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 不再是纯自然物了。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用抒情的笔调,直接或间接 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或褒或贬的感情。写景时要调动想象,把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真实的感 受表露出来。可以直抒胸臆,如朱自清的《春》,文章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抒发了 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美好憧憬的诚挚感情;也可以结合叙述、描写等, 渗透在字里行间间接抒情,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文中描写战士们半夜露宿悬崖边的场景: “„„除此之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 极细切的,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一段, “春蚕咀嚼桑叶”的安宁、“野马在平原上奔驰”的自由、“山泉在呜咽”的清幽、“波涛 在 澎 湃 ” 的 博 大 , 透 露 出 红 军 战 士 以 苦 为 乐 的 革 命 乐 观 主 义 精 神 。
4. 锤炼语言。任何文章都需锤炼 语言,写景文更是如此。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锤炼: 1 词 语 的 富 于 变 化 ( 要 斟 酌 每 一 个 动 词 、 形 容 词 、 量 词 等 是 否 准 确 ); 2 长短句的交错使用(长句显得庄重,短句显得活泼); 3 句与句的音韵是否和谐(和谐的音韵利于朗读); 4 贴切地运用修辞格(如:引述典故、诗句,能增加文章的传 奇色彩,给景物增添诗情画意,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运用排比、对偶等,能增强文章语言 的气势„„)等,这样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描得形象具体,呆板的绘得灵飞神动,繁杂的画得 层 次 分 明 , 肤 浅 的 写 得 丰 厚 深 邃 , 使 文 章 语 言 优 美 , 意 蕴 丰 厚 。
【知能解读】
[ 中考名题 一 ]
题 目 : 雨 天 , 我 想 起 了„„
要求: 1 注意环境 描写,情景交融; 2 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联想、想像; 3 不 少 于 600 字 。
( 2000 山东淄博 中考作文)
[ 名师指路 ]
文题“要求”指出要进行环境描写,必须抓住这 一关键信息,对雨天的环境进行描绘。可以描写雨天的浪漫,可以描绘雨天的静谧,可以刻 画雨天的恶劣;可以具体写某一次下雨天自己的思想,亦可以写不同的雨天自己思想的变 化„„无论何种情形,都要结合自己的心理,抒写出自己面对此景的感受。
[ 中考名题 二 ]
阅读下面的材料(示意图略),然后按要求写一篇 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
暑假里, 王 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池湖山游览。
清晨,我们开始登山。我们来到了山坡上的动物 园( 1 )
穿 过 树 林 和 草 地 ( 2 ),来到小桥( 3 )。桥下 的河水( 4 )很清澈。
过 了 桥 有 一 巨 石 ( 5 ) , 上 面 刻 着 一 首 唐 诗 。
巨 石 的 对 面 是 深 潭 ( 6 ),落水的声音轰轰巨响,水珠飞舞,成雾成虹。
突 然 下 起 雨 来 。 我 们 在 观 瀑 亭 ( 7 )观看瀑布( 8 )。有人讲 着关于池湖山的传说。
天晴,我们拾级而上,到了山顶,看见像海一样 的池湖( 9 )。
望 着 远 山 、 白 云 和 落 日 ( 10 ) , 我 们 都 很 开 心 。
要 求 与 提 示 :
1 请用第一人称,以王老师带领我 们游览为线索,从 10 处景物中任选(即写你熟悉或喜欢的景 物) 3 处加以详写(其余景物可略写或不写)。
2 想像联想要丰富,描写记叙要具 体。
3 文 题 自 拟 , 不 少 于 600 字,多写不限。
4 书写要规范(包括标点)、工整, 文面清洁。
( 2000 辽宁中考 作文)
[ 名 师 指 路 ]
从文题的“要求和提示”可知,考生须写一篇游 记,这对没有去池湖山游览经历的同学来说,就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完 成文题。写作时可以把平时在其它地方看到的、听到的有关景物合理地嫁接到作文中,在具 体描绘时,还要根据文题中有关景物的限制语,恰当地进行组织、调整材料,要做到合情合 理。
[ 魔 师 点 化 ]
写游记,一 般要遵循“抓特点、显重 点、分层次、融情感”的原则。可以按照游览的时 间、路线来组织材料;要紧扣景物的特征,进行有重点地描绘,最忌平均使用笔墨;描写时 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感情。
[ 中 考 名 题 三 ]
从 下 列 两 题 中 任 选 一 题 , 写 一 个 200 字左右的片段。
1 通过某一情景或场面,描绘你 喜欢的色彩。
2 就你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
( 2002 江西中考 作文)
[ 名师指路 ]
文题 1 的要求很明 显,写一个描绘色彩的片段。描绘色彩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视觉,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 把看到的色彩表现出来。写这类短文,如果还调动味觉、嗅觉、幻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 多层次地表现色彩的美,增强感人力量。文题 2 就不是单纯写 景了,它还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喜欢某色彩的理由。
[ 中考名题 四 ]
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 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 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 活„„
请围绕“感受生活”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无 论是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均不受限制。
要求: 1 围绕话题, 立意自定; 2 题目自拟; 3 文 体自选; 4 文章不少于 600 字, 诗歌不少于 16 行; 5 文章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2002 陕西中考 作文)
[ 名 师 指 路 ]
“感受生活”这个话题作文初看起来比较容易下 笔 , “ 生 活 ” 的 范 围 很 大 , 可 供 考 生 选 择 的 材 料 很 多 , 但 要 在 600
字左右写出生活的真谛则不简单,这就要求考生善于化大为小,选取生活的点滴来折射现实 的生活。如选取观赏优美的景色,就可以采用纵向构思,记叙某一次观赏景色的经过,把景 色的美细腻地描绘出来,表现“美就在我的身边”等主题;也可采用横向构思,叙述几次观 赏景色的经历,多角度地刻画美的生活,揭示“生活并不缺少美”等主题。
[ 中考名题 五 ]
树,随处可见:高山上有根深叶茂的青松,平原 中有参天耸立的水杉,街道旁有遮阴蔽日的梧桐,校园里有香气四溢的桂树,小河边有婀娜 多姿的垂柳„„
请以“树”为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写一 篇 不 少 于 600 字 的 文 章 。
要求:
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 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3 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
( 2000 江苏镇江 中考作文)
[ 名师指路 ]
“树”对于每一名考生来说都不陌生,生活中到 处有树。可以实写,即写某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树,对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也可 以虚写,即赋予树某种性格,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亦可以运用想象,展望未来的一种神奇 的树„„无论怎样构思,都要围绕“树”这个话题。
【模拟演练】
[ 文 题 之 一 ]
春色南疆莺飞燕舞,杭州西湖淡装素裹,桂林山 水清奇秀丽,黄山云海神秘莫测„„的确,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留下了许多灿 烂 的 文 化 。 你 是 否 见 过 我 国 某 一 处 名 山 大 川 呢 ? 请 以 “ 我 见 到 了 ”为题,写一篇 600 字 以 上 的 记 叙 文 。
[ 构 思 点 拨 ]
这是一道要求描绘一处自然景观的文题。
这道半命题式作文题。题目中要求填入名山大川 的名称。因此你要搜寻你曾见过、且有感悟的游山观水的经历来完成文题。在谋篇布局时, 首先可以确定“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等主题,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材 料,表现所绘景物的特色。在写景的过程中适时融入自己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例 文 参 读 ]
我 见 到 了 黄 河
黄河,人人 皆知。因为她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真正有机会见到她的人却并不很多。 今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去郑州,才有幸一饱眼福。
经过近八个 小时的旅行,傍晚,火车驰过詹店。这时爸爸告诉我:“黄河快到了。”我的心不知怎地“咚 咚咚”地跳得特别快。黄河在我心中是多么神秘啊 ! 她真的像 歌中唱的那要“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吗 ?
我正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