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作文( 60 分)
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让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 定,文体自选。
( 韶 关 市 田 家 炳 中 学 2010 ~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题)
【写作指导】
一、认真审读题目与要求
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 说着爱、良知、责任„„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 的境界„„
审清题目,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 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 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还可指没有声响的心 声。
“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形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表达空间。如果写散文(包括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 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 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你的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的亮出你的观点,正文部分围 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二、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
( 1 )多个主题或主题不集中。
谈多种声音,如“有这样一种声音,叫‘爱 // 感恩 // 不屈 // 坚强 // 和平 // 和谐 // 自 信’„„”
( 2 )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把什么内容都当成一种声音, 或 通篇在“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的模式化中行文,却离开“声音”的 框架去写作。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 . 立意可以由小到 大,由有到无,由实到虚。
“有这样一种声音”立意重在“声音” , 命题作文不是仅仅不用拟题了,更要明确题目本身也有一种限制。
由小到大 ,即选取小的角度,从小的声音写起, 再凸现一种大的立意。如,从“泉水叮咚,清新悦耳;大河汤汤,催人奋进;潮水汹涌,激 情澎湃„„”写到“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人生交响的主旋律。”(提示:不能抛开“声音” 大写特写“坚持,执着”)
由有到无 ,如,“母亲的一句‘要相信自己’, 时时在我耳畔回荡;母爱是一种无言的慰藉,叫我释然生活,执着人生。”
由实到虚 ,如,“有这样一种声音,‘我叫微尘’, 在青岛传播;不久就有了这样一种声音,‘我叫关爱’,在大江南北传诵„„”
〖立意思路举隅〗
由天籁之音→写环保
由月光流动的声音→写净化心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由孩子的哭声→写战争、和平
由乡音,归来吧,游子→写归国、爱国、统一
由蟋蟀的叫声→写思乡情结
由花开的声音→写淡然、宁静、从容
由呐喊的声音→写鲁迅,民族的精神
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写民族自豪感
由春节的鞭炮声、元宵节的锣鼓声、端午节的赛舟呐喊声→写传统节日的思考
2 . 避免内容空洞, 必须学会调动多种表达方式。
描写,就要运用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渲染蓄势;抒情,就要运用优美 细腻的语言表情达意;议论,就要展开深入的分析说理。
下面以开头结尾为例:
( 1 )排比式开头: 有这样一种 声音,它可以使躁动不安的婴儿安然入睡;有这样一种声音,它可以使淘气叛逆的懵懂少年 欣然微笑;有这样一种声音,它可以使流浪漂泊的成年释然垂泪。这就是母亲的叮咛,无言 的亲情。
点题式结尾: 即使世上所有华美的乐章都消失, 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声音永远在耳畔回荡。母亲,爱的声音是人生的主旋律。
( 2 )描写式开头: 有这样一种 声音,它响彻在半个世纪前的天安门广场上空,祖国世界人民的心中。那一刻,礼炮齐鸣, 万众欢呼,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声 音像一把利剑,划破笼罩华夏大地绵延数千年的长夜,这声音像一把巨斧,劈开压在中国人 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为人民开出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
照应式结尾: 让这样一种声音萦绕在我们耳旁, 去辨明方向,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天我们大声的向世界发出中华民族民主文明富强的最强音。
( 3 )描写式开头: 夜,清 凉如水;风,停在了我的肌肤上;星星,摆出明亮寂然的姿态。闭上眼,倾听属于夜的声音。 夏虫的鸣声此起彼伏,这边是清亮着的合声,那边是婉约着的低吟。如黑管和横笛交迭着出 现,尽心的去演奏着一首梦幻的小夜曲。虫鸣是夜的主旋律,而那些沾在草叶尖上残留的雨 滴轻轻从一片树叶跌落到另一片树叶的声音,无疑是最美妙的和声。
回味无穷式的结尾: 花开,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共同的追求。听,这些花开的声音,掩藏在书写文字时的沙沙声里,和着脉搏的跳动,一直 一直静静的绽放。听花开的声音„„
( 4 )抒情式开头: 在我的生命 里,一直流淌着一种声音,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有起伏和涟漪。我说不清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声音, 甚至不知道,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这些我从没看见的音符,不知从何 时起变成我生命的主旋律,就像血液一样永不停息的在我的心和身体里穿行。
升华主题式的结尾: 我爱生命,我爱大地,我爱 世间万物,我爱你,也爱你的一切,正如同,这种声音一样,一切都是轻轻的在耳边回荡, 慢慢的从心里深处生长,祥和而不掺杂质,随意而充满期望。
多层次议论式内容思路: 正是这种声音„„,在 这种声音里„„,如果没有这种声音„„,而也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只有在这种声音 里,我们„„, 等等。
【例文点评】
〖例文一〗
有这样一种声音
总是难以忘怀这句诗中的主人公“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题记
那是一个事实被掩埋的年代,些领导人被狂想所笼 罩,不顾实际国情,草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是一个极“左”的 年代,人民群众盲目跟风,制造了“肥猪赛大象”之类的天方夜谭。那是一个缺乏民主的年 代,有些人感到了隐隐的不妥,但他们保持着沉默,不愿或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然而,在 1959 年的庐山会议上, 有这样一种声音,打破了沉默。
他说 ,几年的大跃进,使国 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又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他说,当务之 急是调整政策,减少损失„„
他坦率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谛。然而,多年后我 们回望庐山会议,看到的只是一片灰暗。敢于为民请愿的彭德怀元帅被错误地批判了,自此, 他在中国政坛消失了。
我每每惊叹于彭德怀元帅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在一个人人保持缄默,害怕引火烧身的年代里,他勇敢地站了出来,表达出时代的最强音“谷 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正是这样一种声音 , 才使中国的历史在那几年没有变得黯然无光,才使年轻的共和国继续挺立。这是多么珍贵的 声音啊!
在 1959 之后的将近五十年的岁月里, 历史的尘埃一次一次,越积越厚,它使怯儒者销声匿迹,而那些正直的,敢于说真话的人的 身影却越来越清晰、高大。他们正义的议论,一直在向我们昭示:正是有这样一种忧 国忧民之声,我们的中华民族才焕发出来更璀璨的光芒,才能经历磨难而前行。
有这样一种声音 , 大义凛然,它已响彻数千年,它将激喝一代一代的志士仁人继续前行。
【点评】
从选材到行文,本文最鲜明的特点是大气。
考生选取彭德怀,元帅这一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 典型材料,热情地讴歌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题记引用毛泽东诗中的评价,先声夺人; 开头用排比突出了时代特点,也衬托出彭德怀所作所为的难能可贵;主体部分具体再现当年 彭德怀元帅的“声音”,阐发这一“声音”的意义;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颇能给人以 鼓舞。
〖例文二〗
有这样一种声音
滚滚长江东逝水,其间多少英魂,多少国色,几多 血汗,几多叹息,历史湮没于此。浪滔滔,人渺渺,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题记
有这样一种声音 , 它穿透滚滚的时间长河,来自遥远的彼岸,它就是历史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有时是血腥的,却雄壮浑厚。 始皇帝的兵马俑,千军万马,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大 秦帝国的铁骑踩着相同的节奏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夹杂着浑重的鼓声和冲锋号角,向我 逼来,令人窒息。硝烟弥漫后是尸身遍野,血流成河,断壁残垣,“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 雨湿声啾啾”的惨烈萧瑟。
历史的声音有时是沉默的,却润物无声。 听不到孔孟的谆谆教导,但学成了儒家经典;听不到太史公的历史 评论,但了解了秦皇汉武的文韬武略;听不到李青莲的仰天长啸,但已神游了天姥和庐山; 听不到易安居士的哀怨情愁,但《漱玉词》已记在心头;听不到曹雪芹的愤慨指责,但《石 头记》已光照文坛;听不到鲁迅先生的呐喊,但《鲁迅全集》已翻了再翻„„时间湮没了多 少文人骚客的身影,涛声依旧,难复往日深情,但点点笔墨仍在教化人心。
历史的声音有时是动听的,却寂寞坚韧。 褒姒终于开口笑了,却成了烽火台上最后一抹亮色;昭君决定离开 了,忧怨的琵琶声中包含了多少宁胡阏氏的乡思;武周建立了,女皇的一字一句全是辛酸后 的智慧结晶;《霓裳舞曲》响彻琼宇,玉环却全然不知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宋庆龄的鼓励和支 持,使国父孙文坚持革命一生„„她们是绝美的,是无奈的,是勇敢的,社会不希望她们站 在前面,但她们却成了历史交响曲中最清丽的音符。
不尽长江无情流水,冲出了污浊的泥沙,倒映出历 史清晰的面容,掩盖了世俗的喧嚣,回响着历史厚重的声音。
历史的声音 沉重庄严,多少 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国色天香将其郑重托起,而又轻轻放下。
倾听历史,感悟生命。
【点评】
结构明晰,主体均以“„„声音是„„,却„„” 句式统领 , 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考。论证的主体部分充实丰厚的材料,使观点 有一定的依托。以排比的句式连用材料,彰显了超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是为文章的一大亮点。
〖例文三〗
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能与人心灵产生共振, 迸发出愉悦富有律动的旋律。它的名字叫天籁。
听,鸟兽虫鱼 正 在这个大舞台中自我陶醉在洗尽尘滓、悠然自得的另类交响乐曲中。“独乐乐,与人乐乐” 是这些可爱的主唱主奏共奉的精神原则,故才会把鸟儿曲折离奇的高调、森林之王振聋发聩 甚至撕心裂肺的怒吼,水中美丽的鱼群窃窃私语的波音杂烩在大自然的山清水秀之中,使大 自然的音乐是那么紧凑又不失雄壮,丰富又含个性。当你独处在这种被生命的声音簇拥温暖 的境界,你会忘却不属于清秀、恬淡、悠然的其他一切世俗,因为鸟儿是你的心理医生,野 兽是你的心理导师,鱼儿是你的知心朋友,它们会把你带进它们的旋律之中。
听,风 在大自然 中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尤其当秋高气爽已至,如果没有与众不同、身轻如燕的秋风在落叶 纷飞、金黄盈余的树木之间,河水山川之间川流不息,及时播下秋色的讯息,那么这秋是不 纯的。而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暖意袭来,风便化作一支催眠曲,柳条听了,暖洋洋地随 她起舞,沐浴在春风的惬意之中。风与树枝的合唱,简直是珠联璧合,感染着周围的生机。
听,水 是自然界 最有灵气的,她同样在美丽的衬托下谱写一段又一段宛如音乐大师在自然戾永不停息的奏乐。 听,海哭的声音„„水用澎湃、用力量诉说着她的哀愁;走在林荫小道,不时有潺潺的溪水 流淌的声音,是那么轻快、悠然自得、清凉无比;春雨绵绵,淅淅沥沥,把朦胧的音符刻在 了大地与万物之上。她们组合交织在一起,浪漫涌向万物,美!
想让最美的旋律荡漾在你的耳边吗?想让最清的声 音涌入心扉吗?想让最原始的乐章谱写在你的身边吗?感受大自然,用心去享受吧。
有这样一种声音,能与人心灵产生共振, 迸发出愉悦富有律动的旋律。它的名字叫天籁。
【点评】
结构明晰,主体均以“听”字领起。开篇亮出自己 的观点句,简洁明快。主体选取“鸟兽虫鱼”“风”“水”的声音来论证观点,注意了角度 的多面性。无论是描摹自然各类声音,还是抒发自己的感受,都很自然真切,且充满激情。
【范文展示】
【范文一:记叙文写法】
有这样一 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悄悄地盘旋在耳边,凝结在空气的浮动中, 轻盈地飘向那个叫从前的地方。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旧式缝纫机的声音从这栋简陋的灰色 砖瓦 房里传出,我趴在 桌子上,撑着胖胖鼓鼓的脸颊,眼皮就像外婆的动作,伴着节奏分明的缝纫车声,一下一下, 一踏一踏。 这样的声音,模糊 了岁月,清晰了惦念。
外婆身材瘦小,在笨重的缝纫机前显得更微不足道。但外婆并非看起来的那么柔弱。灵活的 操作让缝纫机看起来更像一只被驯服的老虎。但我看起来,她们更像一对朋友。
每当午后, 哒哒的缝纫机声 总会萦绕在每一 个角落。简约的音符就像跳华尔兹的恋人,让空气的流动都慢了下来,感觉像是呼吸着甜蜜 与幸福。外婆粗糙且瘦小的手指绕过洁白的毛线,脚板像跷跷板一样上下踏动。外婆微笑着, 偶尔抬头望望昏昏欲睡的我。小时候只感觉到眼前的文字在跳动,现在想想,又是一番陶醉。
在搬新房子的时候,妈妈和舅舅也问过外婆是否要保留这尘封的缝纫机。外婆笑了笑,指尖 滑过盖住缝纫机的黑布,淡淡地说了句:“不必了,不要让这破玩意儿打破了你们所说的新 时尚。它老了,我也老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隙轻柔地照射在指缝间,像是温柔的轻抚,让人想起从前的温暖。耳边 突然响起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 。 不知是这串阳光勾起了亘长的回忆,还是回忆让这丝阳光如昨日般柔情温暖。只是顷刻间, 像是呼吸着从前甜蜜且幸福的空气,眼皮失重而闭合了双眼,我又如孩时安稳地沉睡了。梦 里 又 是 那 个 瘦 小 的 老 人 , 眼 角 不 觉 留 下 泪 痕 。
的确, 有这样一种声音催促着我们成长,更有这样一种声音见证了时 光。 缝纫机老了,外婆老了。失去光彩的岁月让人怅惘,让人心酸。 我不敢去估算外婆还能陪伴我的时间,只知道她头上的白发再也不可数尽。 哒哒哒哒„„的缝纫机声仍像催眠曲般回环荡漾,但梦中的这个模样 已有多久没有探望。
爱,不是华丽的文字可以肆意编织一番。爱,要像安稳和谐的缝 纫 机 声 一 样 , 永 远 留 在 心 上 。
有这样一种声音带我们走进回忆,有这样一种回忆让我们体会爱 在手里。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范文二:论述文写法】
有这样一 种声音
我的人生把握在我自己的手中„„